<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嘆此草的詩詞(415首)

    261 《同宋參軍之問夢趙六贈盧陳二子之作》 唐·陳子昂

    曉霽望嵩丘,白云半巖足。
    氛氳涵翠微,宛如嬴臺曲。
    故人昔所尚,幽琴歌斷續。
    變化竟無常,人琴遂兩亡。

    抒情梅花

    262 《酬諸公見過(時官未出,在輞川莊)》 唐·王維

    嗟予未喪,哀此孤生。
    屏居藍田,薄地躬耕。
    歲晏輸稅,以奉粢盛。

    263 《題靈祐和尚故居》 唐·劉長卿

    嘆逝翻悲有此身,禪房寂寞見流塵。
    多時行徑空秋草,幾日浮生哭故人。
    風竹自吟遙入磬,雨花隨淚共沾巾。
    殘經窗下依然在,憶得山中問許詢。

    春節

    264 《送費子歸武昌》 唐·岑參

    漢陽歸客悲秋草,旅舍葉飛愁不掃。
    秋來倍憶武昌魚,夢著只在巴陵道。
    曾隨上將過祁連,離家十年恒在邊。

    265 《酬裴員外以詩代書》 唐·高適

    少時方浩蕩,遇物猶塵埃。
    脫略身外事,交游天下才。
    單車入燕趙,獨立心悠哉。
    寧知戎馬間,忽展平生懷。

    266 《送修武元少府》 唐·錢起

    寸祿榮色養,此行寧嘆惜。
    自今黃綬采蘭時,不厭丹墀芳草色。
    百戰荒城復井田,幾家春樹帶人煙。
    黎氓久厭蓬飄苦,遲爾西南惠月傳。

    267 《山中寄及第故人》 唐·王建

    長長南山松,短短北澗楊。
    俱承日月照,幸免斤斧傷。
    去年與子別,誠言暫還鄉。
    如何棄我去,天路忽騰驤。

    268 《留別舍弟》 唐·王建

    孤賤相長育,未曾為遠游。
    誰不重歡愛,晨昏闕珍羞。
    出門念衣單,草木當窮秋。
    非疾有憂嘆,實為人子尤。

    古文觀止山水游記詠物抒懷

    269 《苦寒》 唐·韓愈

    四時各平分,一氣不可兼。
    隆寒奪春序,顓頊固不廉。
    太昊弛維綱,畏避但守謙。
    遂令黃泉下,萌牙夭句尖。

    270 《感春五首》 唐·韓愈

    辛夷高花最先開,青天露坐始此回。
    已呼孺人戛鳴瑟,更遣稚子傳清杯。
    選壯軍興不為用,坐狂朝論無由陪。
    如今到死得閑處,還有詩賦歌康哉。

    春天寫景抒情組詩

    271 《韓十八侍御見示岳陽樓別竇司直詩…自述故足成六十二韻》 唐·劉禹錫

    楚望何蒼然,曾瀾七百里。
    孤城寄遠目,一寫無窮已。
    蕩漾浮天蓋,四環宣地理。
    積漲在三秋,混成非一水。

    272 《自蜀江至洞庭湖口有感而作》 唐·白居易

    江從西南來,浩浩無旦夕。
    長波逐若瀉,連山鑿如劈。
    千年不壅潰,萬姓無墊溺。
    不爾民為魚,大哉禹之績。

    273 《悲善才》 唐·李紳

    穆王夜幸蓬池曲,金鑾殿開高秉燭。
    東頭弟子曹善才,琵琶請進新翻曲。
    翠蛾列坐層城女,笙笛參差齊笑語。

    274 《悲善才》 唐·李紳

    穆王夜幸蓬池曲,金鑾殿開高秉燭。
    東頭弟子曹善才,琵琶請進新翻曲。
    翠蛾列坐層城女,笙笛參差齊笑語。

    275 《倚瑟行》 唐·鮑溶

    金輿傳驚灞浐水,龍旗參天行殿巍。
    左文皇帝右慎姬,北面侍臣張釋之。
    因高知處邯鄲道,壽陵已見生秋草。

    276 《送顧少府之永康》 唐·馬戴

    婺女星邊去,春生即有花。
    寒關云復雪,古渡草連沙。
    宿次吳江晚,行侵日徼斜。
    官傳梅福政,縣顧赤松家。
    燒起明山翠,潮回動海霞。
    清高宜閱此,莫嘆近天涯。

    277 《下第后屏居長安,書懷寄太原從事》 唐·劉駕

    刖足豈更長,良工隔千里。
    故山彭蠡上,歸夢向汾水。
    低摧神氣盡,僮仆心亦恥。
    未達誰不然,達者心思此。

    278 《下第后屏居書懷寄張侍御》 唐·李頻

    刖足豈一生,良工隔千里。
    故山彭澤上,歸夢向汾水。
    低催神氣盡,僮仆心亦恥。
    未達誰不知,達者多忘此。

    279 《太湖詩·上真觀》 唐·皮日休

    徑盤在山肋,繚繞窮云端。
    摘菌杖頭紫,緣崖屐齒刓.
    半日到上真,洞宮知造難。
    雙戶啟真景,齋心方可觀。

    280 《早發鄴北經古城》 唐·聶夷中

    微月東南明,雙牛耕古城。
    但耕古城地,不知古城名。
    當昔置此城,豈料今日耕。
    蔓草已離披,狐兔何縱橫。

    * 關于嘆此草的詩詞 描寫嘆此草的詩詞 帶有嘆此草的詩詞 包含嘆此草的古詩詞(415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