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司獄的詩詞(55首)

    21 《贈提刑賈司門青》 宋·蘇轍

    前年乘舟護南河,宛丘官舍酣且歌。
    去年持節憂犴獄,驅車道路日不足。
    今年春風塵土黃,遠赴三州議繇役。
    天子憂民法令新,整齊百事無閑人。

    22 《送趙蕃辰州司理》 宋·韓元吉

    故家零落眼中稀,歲月崢嶸踏路岐。
    詩解窮人君莫恨,錢能使鬼我方知。
    片言折獄非無日,談笑封侯會有時。
    一上梅山吊槃瓠,賸題佳句寫幽思。

    23 《送宋國叟赴吉州司理》 宋·強至

    水光山翠一城浮,碧瓦朱甍萬井稠。
    平日居人皆富庶,少年新掾更風流。
    傳家妙術觀尊府,決獄能聲擅劇州。
    利刃有馀清興足,不應詩句廢江樓。

    24 《次韻余司理》 宋·陳造

    名分必我輩,那容狥多可。
    勢由服勞屈,享以綦貴夥。
    積水須固防,易溢不難破。
    勸沮自有機,懲一警千個。

    25 《題吳司理子隆兼隱》 宋·陳造

    紳笏視林藪,達人忘異同。
    端知柱下史,卻笑鹿門翁。
    犴獄仍陰德,詩書亦雋功。
    何須笠澤去,煙浪放船篷。

    26 《過張司空廟》 宋·李洪

    昔人博物豈虛傳,自斸龍泉古獄邊。
    今代司空應見慣,斗間何用氣沖天。

    27 《上湖北趙司倉三首》 宋·廖行之

    廷尉年來犴獄清,更憑藻鑒惠諸生。
    新奇往往多聞罷,樸魯區區亦意成。
    已見規橅通造化,會看勛業正鈞衡。
    先生小試澄清手,天下颙颙。

    28 《送孫子淵潭州司理》 宋·葉適

    我住瀟湘獄自清,囚衫蟲蠹雨飄零。
    如今三院更幽寂,閉戶勘書花滿廳。

    29 《肇慶府倅王庚應平反廣府帥司冤獄詩以紀其事》 宋·李昴英

    人生與地間,本是同胞出。
    貴賤與賢愚,分殊而理一。
    上帝立君師,朝廷設官職。
    凡百有司存,各欲盡其責。

    30 《次韻錢塘周寺丞獄空》 宋·蘇頌

    網疏由世教。
    訟息偶年豐。
    圜土無留系,黎氓識變風。
    時方還治古,令欲訓民中。
    宣布來千里,興行自一同。
    吏寧嗟畫地,書亦簡司空。
    共對承平理,惟思盡至公。

    31 《見王書史系按察司所委平反勸課》 宋·楊公遠

    翩翩旌旆下吾邦,六邑喧傳姓字香。
    不著一塵秋夜月,謹施三尺曉天霜。
    平反獄訟縲囚喜,勸課農桑惰叟忙。
    昨拜荊州天與幸,敢趨行幕獻詩章。

    32 《求自試》 唐·竇常

    仙禁祥云合,高梧彩鳳游。
    沈冥求自試,通鑒果蒙收。
    文墨悲無位,詩書誤白頭。
    陳王抗表日,毛遂請行秋。
    雙劍曾埋獄,司空問斗牛。
    希垂拂拭惠,感激愿相投。

    鄉村寫景抒情喜悅組詩

    33 《赴江陵途中寄贈王二十補闕李十一拾遺…員外翰林三學士》 唐·韓愈

    孤臣昔放逐,血泣追愆尤。
    汗漫不省識,恍如乘桴浮。
    或自疑上疏,上疏豈其由。
    是年京師旱,田畝少所收。

    34 《得微之到官后書備知通州之事悵然有感因成四章》 唐·白居易

    來書子細說通州,州在山根峽岸頭。
    四面千重火云合,中心一道瘴江流。
    蟲蛇白晝攔官道,蚊蚋黃昏撲郡樓。

    35 《吳中苦雨因書一百韻寄魯望》 唐·皮日休

    全吳臨巨溟,百里到滬瀆。
    海物競駢羅,水怪爭滲漉。
    狂蜃吐其氣,千尋勃然蹙。
    一刷半天墨,架為欹危屋。

    36 《吳中苦雨因書一百韻寄魯望》 唐·皮日休

    全吳臨巨溟,百里到滬瀆。
    海物競駢羅,水怪爭滲漉。
    狂蜃吐其氣,千尋勃然蹙。
    一刷半天墨,架為欹危屋。

    37 《報任少卿書/報任安書》 兩漢·司馬遷

    太史公牛馬走司馬遷,再拜言。
    少卿足下:曩者辱賜書,教以慎于接物,推賢進士為務,意氣勤勤懇懇。
    若望仆不相師,而用流俗人之言,仆非敢如此也。
    仆雖罷駑,亦嘗側聞長者之遺風矣。

    古文觀止敘事議論抒懷

    38 《治安策》 兩漢·賈誼

    臣竊惟事勢,可為痛哭者一,可為流涕者二,可為長太息者六,若其它背理而傷道者,難遍以疏舉。
    進言者皆曰天下已安已治矣,臣獨以為未也。
    曰安且治者,非愚則諛,皆非事實知治亂之體者也。
    夫抱火厝之積薪之下而寢其上,火未及燃,因謂之安,方今之勢,何以異此!本末舛逆,首尾衡決,國制搶攘,非甚有紀,胡可謂治!陛下何不一令臣得熟數之于前,因陳治安之策,試詳擇焉!夫射獵之娛,與安危之機孰急?使為治勞智慮,苦身體,乏鐘鼓之樂,勿為可也。

    古文觀止策略公文

    39 《駁復仇議》 唐·柳宗元

    臣伏見天后時,有同州下邽人徐元慶者,父爽為縣吏趙師韞所殺,卒能手刃父仇,束身歸罪。
    當時諫臣陳子昂建議誅之而旌其閭;且請“編之于令,永為國典”。
    臣竊獨過之。
    臣聞禮之大本,以防亂也。

    古文觀止議論

    40 《徐文長傳》 明·袁宏道

    余少時過里肆中,見北雜劇有《四聲猿》,意氣豪達,與近時書生所演傳奇絕異,題曰“天池生”,疑為元人作。
    后適越,見人家單幅上有署“田水月”者,強心鐵骨,與夫一種磊塊不平之氣,字畫之中,宛宛可見。
    意甚駭之,而不知田水月為何人。
    一夕,坐陶編修樓,隨意抽架上書,得《闕編》詩一帙。

    古文觀止寫人懷才不遇傳記

    * 關于司獄的詩詞 描寫司獄的詩詞 帶有司獄的詩詞 包含司獄的古詩詞(55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