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葉際的詩詞(327首)

    201 《春和郭使君游光福寺云閒閣二十韻》 宋·趙公碩

    南龕幾百年,古木闞云掩。
    崖傾千仞垂,路縣一線險。
    飛秈{沈氵換犭}喜曾巔,羸驂怯虛塹。
    楓葉紅斕斑,松□翠搖飐。

    202 《別方功甫之天目》 明·唵囕香公

    經年依古寺,知爾正囊空。
    為別秋冬際,論心山水中。
    新霜欺病葉,殘雨濕離鴻。
    浮玉峰頭月,清光似不同。

    203 《望山有懷故人》 明·常倫

    羈步局重城,流觀狹四野。
    高高見西山,鄉愁冀傾寫。
    天際望不極,延佇一瀟灑。
    落葉歸故根,山云滿楸郤。
    無情尚有適,何以慰離者。

    204 《湖雁篇》 明·陳邦瞻

    秋山落葉秋聲瑟,遠水浮天天一色。
    日暮惟見平湖深,扁舟遙界天光碧。
    此時南雁正為群,此際悲鳴斷續聞。
    幾處凄酸叫涼月,數聲嘹亮破寒云。

    205 《賦得千山紅樹送姚園客還閩》 明·陳邦瞻

    江南九月霜暗飛,秋光春色兩依稀。
    萬樹欲丹疑濕霧,千山如醉帶斜暉。
    畫史含情拂輕縞,解作秋妍秋不老。
    自識晴云慕錦林,莫疑赤燒連衰草。

    206 《和淵明九日閑居詩》 明·楚石梵琦

    閑居愛重九,使我念陶生。
    但取杯中物,不貪身后名。
    季秋霜始降,向晚月初明。
    草際亂蟲語,林梢殘葉聲。

    207 《賦得羅浮霜月懷鄭二逸人》 明·高棅

    海國梅始白,飛霜動鳴鐘。
    寒空一片月,掛在羅浮峰。
    夜色不映水,清光與之同。
    百里皆瑤華,千林閉幽風。
    蕭條巖際葉,嘹唳云邊鴻。
    遠客起遙念,滄波思千重。
    夢回明鏡沒,寂歷聞幽蛩。

    208 《望洽陽》 明·葛高行文

    惟長子其浚哲兮,古涂山之苗裔。
    遙仰文母之婀娜兮,嗣前徽而婉。
    羨螽斯之振振兮,吐玉英而樹庭蕙。
    望關雎于河洲兮,識靈偶之重別。

    209 《徐日方水亭雨酌》 明·葛一龍

    結宇蕪煙際,披紗柳浪間。
    新鶯同客到,微雨絜春還。
    呼取隔籬酒,看他何處山。
    重來須蕩槳,荷葉已斑斑。

    210 《長安宮女行》 明·韓邦靖

    長安城頭夜二鼓,力士敲門稱太府。
    為道君王巡幸勢,選取嬌娥看歌舞。
    應酬未得話從容,階除早已人三五。
    倉皇便欲將我行,那肯相留到天曙。

    211 《紫陌行》 明·韓上桂

    圣朝明日麗中天,漢代祥云接御煙。
    百二關河開錦繡,三千龍虎護幽燕。
    幽燕士女多婉孌,洛渭風塵同眷戀。
    但學吹簫駕碧空,豈惜鳴鑾買歌扇。

    212 《玄宮除夕》 明·黃克晦

    寒色蒼蒼落日斜,空庭獨立數歸鴉。
    石人此際方無淚,羽客今宵亦有家。
    已判離愁消竹葉,誰堪詩句頌椒花。
    明朝攬鏡休憐色,未入新年鬢已華。

    213 《秋興》 明·金鑾

    天際浮云入思深,物情生態看銷沉。
    南朝臺榭多于昔,東晉風流不似今。
    背嶺夕陽明遠燒,隔江霜葉下高林。
    西風蘭芷還堪把,擬向孤琴結短吟。

    214 《送秋渠出巡》 明·孔天胤

    方此驚春駛,如何動使車。
    惠風流草際,新雨到田家。
    綠蔭垂堤葉,紅牽鹔水花。
    可因吏事迥,不為惜年華。

    215 《題畫蘭》 明·懶庵禪師

    綠葉微風際,清香小雨余。
    湘江春水闊,愁殺楚三閭。

    216 《王孟端畫為吳世馨作》 明·劉韶

    西風蕭蕭蘆葉黃,煙波萬頃莼鱸鄉。
    延陵季子幾年別,夢中歸鬢點吳霜。
    鳳凰池上青云客,每寫滄洲只盈尺。
    長空一色楓葉丹,老雁群翔秋月白。

    217 《題戴文進西湖圖》 明·劉泰

    錢塘西湖天下奇,浮光萬頃澄琉璃。
    仙宮佛剎涌金翠,簫鼓之聲聞四時。
    六龍扶日消春霧,畫船撐過茅家埠。
    吳姬雙唱遏云歌,驚散鴛鴦與雁鷺。

    218 《次栗夫韻答一夔招飲》 明·王弼

    聞君東籬把寒菊,對酒高歌霜滿屋。
    尋常閉門嗔索詩,此時下筆皆神速。
    想為悲秋發豪興,十斗九空驚侍仆。
    不然浩蕩凌云句,豈是枯腸泥睟粥。

    219 《滕用亨諸篆體歌》 明·王行

    維周大篆成史籀,宣圣傳經制蝌蚪。
    總因倉頡見鳥跡,象形置書變來久。
    李斯小篆類玉箸,鐘鼎魚蟲分眾手。
    碧霄鸞鳳漫回翔,滄海蛟螭互蟠紐。

    220 《兩浙寄子栗家書》 明·魏觀

    元年正月初,運使蒞江浙。
    二月開衙門,上下總怡悅。
    明恩隆委任,疏鈍愧忝竊。
    四月草寇生,民灶被殘劫。

    * 關于葉際的詩詞 描寫葉際的詩詞 帶有葉際的詩詞 包含葉際的古詩詞(327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