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葉著的詩詞(660首)

    61 《挽葉倅二章》 宋·衛宗武

    八座家聲著,成官政不迷。
    典刑鄉黨敬,節行古人稽。
    展驥空凡馬,解牛猶割雞。
    鴛行才展武,通退倦攀躋。

    62 《題寶葉笑端》 宋·胡仲弓

    碧潭秋月句尤奇,系竹拈花總是詩。
    說著推敲便堪笑,問師端的笑何時。

    63 《豆葉黃·奉報英賢》 元·王哲

    奉報英賢,早些出路。
    卜靈景,清涼恬淡好住。
    開闡長生那門戶。
    便下手修持,真功真行,真性昭著。

    64 《向覺明[達]屬題Legouis與Cazamian合著英國]》 當代·錢鐘書

    一瓻書借誠癡事,雙淚珠還亦苦心。
    太息交游秋后葉,枝頭曾見綠成陰。

    65 《詠千葉緗梅》 宋·張镃

    玉砌珠攢萼翠中,開時應是費東風。
    臨摹不著詩人手,剪彩徒勞蠹女工。

    66 《臨川縣治古桂兩大株與葉潛仲鄔文伯飲花下》 宋·趙汝鐩

    雙桂相傳久,百年殊未衰。
    樹聯鋪葉密,根老著花遲。
    葩墜黏詩筆,香濃透酒卮。
    月中但孤影,安得兩安枝。

    67 《題葉氏分綠亭》 宋·艾性夫

    山亭種花厭脂粉,純種芭蕉三百本。
    一心生意展不盡,四面蟠根培自穩。
    卷舒風日閃流翠,滉滉清陰浸窗戶。
    煩君凈拭湘竹床,著我橫眠聽秋雨。

    68 《挽中書舍人葉公三首》 宋·陳棣

    遍歷清華地,星辰紀未周。
    雄文藏鳳閣,直筆著螭頭。
    聞望高簪紱,論思動冕旒。
    從班無跬步,底事卻回辀。

    69 《送吳著》 宋·李覯

    好學誠雖篤,事親心不忘。
    秋風滿黃葉,歸路正重陽。
    力行宜無改,脩辭況有方。
    起家知可望,蘭秀自聞香。

    70 《送葉仲實赴鹽官州判》 宋·陸文圭

    我舟馀杭游,君為薊北驟。
    我衣素染塵,君衣錦炫書。
    江湖著閑散,郡國需雋茂。
    才高真小武,儒腐乃大繆。
    鞭鑲祖生先,策甘之反后。

    71 《持二十五輪頂彌陀蓮葉贊》 宋·釋慧開

    機輸纏轉,作者猶迷。
    頂{左寧右頁}一著,獨弄單提。
    自從蹈得這些子,便向風波險處施。

    72 《西蜀言道士昔同夏岳山三十年后著僧伽梨衣復》 宋·釋智愚

    不拜星壇不步虛,裂冠來下死工夫。
    地爐深處燒紅葉,曾記三生舊話無。

    73 《挽葉無咎》 宋·孫應時

    偃室多賓客,周南隔歲年。
    我窮甘悄悄,君義獨悁悁。
    病著心何壯,書來墨尚鮮。
    含桃餉進節,一念衛悽然。

    74 《和葉父賦海棠三首》 宋·王洋

    畫手三川著色濃,黃昏更在獨圍中。
    佳期落日連云合,艷采垂絲帶縷紅。

    75 《次韻李大著春日雜詩十首》 宋·喻良能

    素發已垂領,故園猶未歸。
    鳥聲思磴道,柳色憶荊扉。
    嫩綠枝邊暗,殘紅葉底稀。
    幾多新乳燕,一一出巢飛。

    76 《二月二十八日周提宮葉致政樓司理過訪錦園》 宋·喻良能

    錦園不減商山樂,四皓中間著此翁。
    今日可無千字作,何人似此一樽同。

    77 《亦好園海紅黃香梅著子戲成小詩》 宋·喻良能

    一枝濃艷倚東風,千葉輕黃點翠叢。
    占得娉婷仍結子,故應花果譜兼通。

    78 《葉信父家聽琵琶》 宋·袁說友

    娉婷未嫁惜琵琶,借與詩人著意夸。
    不數前人推引曲,只矜趙女綺羅花。

    79 《郊廟歌辭·后唐宗廟樂舞辭·昭德舞》 唐·佚名

    懿彼明德,赫赫煌煌。
    名高閫域,功著旂常。
    道符休泰,運葉祺祥。
    慶傳萬祀,以播耿光。

    80 《橫吹曲辭·折楊柳》 唐·李端

    東城攀柳葉,柳葉低著草。
    少壯莫輕年,輕年有人老。
    柳發遍川崗,登高堪斷腸。
    雨煙輕漠漠,何樹近君鄉。

    * 關于葉著的詩詞 描寫葉著的詩詞 帶有葉著的詩詞 包含葉著的古詩詞(660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