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右者的詩詞(536首)

    141 《好事近》 宋·汪莘

    是而出,有不可勝言者矣。
    約而賦之,凡七篇
    風日未全春,又是春來風日。
    不出方壺門戶,見東皇消息。
    此時春事苦無多,春意最端的。
    卻被草牙引去,向柳梢收得。
    (右孟春)

    142 《婆羅門引(西湖十詠·兩峰插云)》 宋·陳允平

    髻鬟對聳,萬松扶玉上青冥。
    西風共倚,煙南水北,石荒苔老,三十六梯平。
    愛翠尖如削,天外亭亭。
    高寒夢驚。

    143 《乳燕飛》 宋·周密

    山、碧浪湖者,皆橫陳于前,特吾幾席中一物耳。
    遙望具區,渺如煙云;洞庭、縹緲諸峰,矗矗獻狀,蓋王右丞、李將軍著色畫也。
    松風怒號,暝色四起,使人浩然忘歸。
    慨然懷古,高歌舉白,不知身世為何如也。

    春天習俗寫景抒懷

    144 《鳳皇枝令》 宋·萬俟詠

    自臘月十五日放燈,縱都夾人夜游。
    婦女游者,珠簾下邀住,飲以金甌酒。
    有婦人飲酒畢,輒懷金甌。
    左右呼之,婦人曰:妾之夫性嚴,今帶酒容,何以自明。

    145 《括一叢花》 宋·林正大

    知章騎馬似乘船。
    落井眼花圓。
    汝陽三斗朝天去,左丞相、鯨吸長川。
    瀟酒宗之,皎如玉樹,舉盞望青天。

    146 《括意難忘》 宋·林正大

    蜀道登天。
    望峨眉橫絕,石棧相連。
    西來當鳥道,逆浪俯回川。
    狷與鶴,莫攀緣。

    地名思念友情

    147 《前賦〈春居雜興〉詩二首,間半歲,不復省視》 宋·王禹偁

    《前賦〈春居雜興〉詩二首,間半歲,不復省視,因長男嘉[礻右]讀杜工部集,見語意頗有相類者,咨于予,且意予竊之也。
    予喜而作詩,聊以自賀》命屈由來道日新,詩家權柄敵陶鈞。
    任無功業調金鼎,且有篇章到古人。
    本與樂天為后進,敢期子美是前身。

    148 《客盂,盂有問余于右元者,右元占韻復之,阿好過情,遂如韻自遣》 清·傅山

    揚雄擬我槐非倫,況復無才撰《美新》。
    什一懶營虛笑鬼,尋常守辱失錢神。
    生憎褚彥興齊國,喜道陶潛是晉人。
    破衲黃冠猶末死,還因鄰里問僧珍。

    辭賦精選

    149 《畫蛇添足》 兩漢·劉向

    楚有祠者,賜其舍人卮酒,舍人相謂曰:“數人飲之不足,一人飲之有余。
    請畫地為蛇,先成者飲酒。

    一人蛇先成,引酒且飲之,乃左手持卮,右手畫蛇,曰:“吾能為之足。

    小學文言文寓言故事哲理

    150 《師曠撞晉平公》 先秦·韓非

    晉平公與群臣飲,飲酣,乃喟然嘆曰:“莫樂為人君!惟其言而莫之違。
    ”師曠侍坐于前,援琴撞之。
    公被衽而避,琴壞于壁。
    公曰:“太師誰撞?”師曠曰:“今者有小人言于側者,故撞之。

    小學文言文故事勵志哲理

    151 《送東陽馬生序(節選)》 明·宋濂

    余幼時即嗜學。
    家貧,無從致書以觀,每假借于藏書之家,手自筆錄,計日以還。
    天大寒,硯冰堅,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錄畢,走送之,不敢稍逾約。

    初中文言文送別勸勉學習

    152 《陳涉世家》 兩漢·司馬遷

    陳勝者,陽城人也,字涉。
    吳廣者,陽夏人也,字叔。
    陳涉少時,嘗與人傭耕,輟耕之壟上,悵恨久之,曰:“茍富貴,無相忘。
    ”傭者笑而應曰:“若為傭耕,何富貴也?”陳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二世元年七月,發閭左適戍漁陽九百人,屯大澤鄉。

    初中文言文詠史傳記敘事

    153 《鄒忌諷齊王納諫》 兩漢·劉向 撰

    鄒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麗。
    朝服衣冠,窺鏡,謂其妻曰:“我孰與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齊國之美麗者也。
    忌不自信,而復問其妾曰:“吾孰與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從外來,與坐談,問之客曰:“吾與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明日徐公來,孰視之,自以為不如;窺鏡而自視,又弗如遠甚。

    初中文言文古文觀止哲理故事

    154 《蘭亭集序/蘭亭序》 魏晉·王羲之

    永和九年,歲在癸丑,暮春之初,會于會稽山陰之蘭亭,修禊事也。
    群賢畢至,少長咸集。
    此地有崇山峻嶺,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帶左右,引以為流觴曲水,列坐其次。
    雖無絲竹管弦之盛,一觴一詠,亦足以暢敘幽情。

    高中文言文古文觀止宴飲離別感傷感嘆人生

    155 《游褒禪山記》 宋·王安石

    褒禪山亦謂之華山,唐浮圖慧褒始舍于其址,而卒葬之;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禪”。
    今所謂慧空禪院者,褒之廬冢也。
    距其院東五里,所謂華山洞者,以其乃華山之陽名之也。
    距洞百余步,有碑仆道,其文漫滅,獨其為文猶可識曰“花山”。

    高中文言文古文觀止紀游寫景感悟

    156 《荊軻刺秦王》 兩漢·劉向 編

    秦將王翦破趙,虜趙王,盡收其地,進兵北略地,至燕南界。
    太子丹恐懼,乃請荊卿曰:“秦兵旦暮渡易水,則雖欲長侍足下,豈可得哉?”荊卿曰:“微太子言,臣愿得謁之。
    今行而無信,則秦未可親也。
    夫今樊將軍,秦王購之金千斤,邑萬家。

    高中文言文歷史故事

    157 《廉頗藺相如列傳(節選)》 兩漢·司馬遷

    廉頗者,趙之良將也。
    趙惠文王十六年,廉頗為趙將,伐齊,大破之,取陽晉,拜為上卿,以勇氣聞于諸侯。
    藺相如者,趙人也,為趙宦者令繆賢舍人。
    趙惠文王時,得楚和氏璧。

    高中文言文傳記贊美寫人

    158 《蘇武傳(節選)》 兩漢·班固

    武字子卿,少以父任,兄弟并為郎,稍遷至栘中廄監。
    時漢連伐胡,數通使相窺觀。
    匈奴留漢使郭吉、路充國等前后十余輩,匈奴使來,漢亦留之以相當。
    天漢元年,且鞮侯單于初立,恐漢襲之,乃曰:「漢天子我丈人行也。

    高中文言文傳記贊美寫人

    159 《張衡傳》 兩漢·范曄

    張衡字平子,南陽西鄂人也。
    衡少善屬文,游于三輔,因入京師,觀太學,遂通五經,貫六藝。
    雖才高于世,而無驕尚之情。
    常從容淡靜,不好交接俗人。

    高中文言文贊美寫人傳記

    160 《送石處士序》 唐·韓愈

    河陽軍節度、御史大夫烏公,為節度之三月,求士于從事之賢者。
    有薦石先生者。
    公曰:“先生何如?”曰:“先生居嵩、邙、瀍、谷之間,冬一裘,夏一葛,食朝夕,飯一盂,蔬一盤。
    人與之錢,則辭;請與出游,未嘗以事免;勸之仕,不應。

    古文觀止規勸序文

    * 關于右者的詩詞 描寫右者的詩詞 帶有右者的詩詞 包含右者的古詩詞(536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