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臺石的詩詞(59首)

    21 《登石臺山與劉次皋李揆王度周仲卿聯句》 宋·胡融

    璇臺插中天,乾坤發端倪。
    荊榛夾險道,自古誰攀躋。
    嘉予二三友,乘興同杖藜。
    行行陟其巔,一榼手自攜。

    22 《游金石臺》 宋·家坤翁

    廬陵游樂夕陽山,太守何人若是班。
    三島幻成一丘小,五峰對峙兩溪環。
    竹間庭院鄰翁卜,木杪樓臺仙者寰。
    紫笑扶疎枝干老,春來得興頗開顏。

    23 《金石臺遙碧堂》 宋·黎道華

    三真駕鶴朝上清,金童前導雙霓旌。
    去如摶風不復返,至今霧雨愁青冥。
    空山樓觀才煙靄,山根水作青羅帶。
    道人綠發映方瞳,呼吸嵐光餐沆瀣。

    24 《金石臺》 宋·林夢英

    云作巖扉風自關,清陰半壑樹中間。
    傍廂更著茅亭好,放入西南一面山。

    25 《金石臺》 宋·林夢英

    臺后漫山十里梅,村南村北總詩材。
    荒寒莫恨無人領,會與奚奴杖屨來。

    27 《天臺陳石居出乃祖梅隱先生遺稿其序中所載與》 宋·呂勝之

    臨文增太息,復見此人不。
    義重千金諾,身輕萬里游。
    好詩今寡和,壯志古難酬。
    一盞梅花露,年年薦隴頭。

    28 《游石臺寺遇雪》 宋·梅均

    人言十月小春回,誰釀寒云作雪醅。
    天女戲拋群玉佩,風姨吹散萬解杯。
    竹非為米腰皆折,山不因愁發盡皚。
    凍合詩肩不成句,六花時入轎窗來。

    29 《再游石臺》 宋·梅均

    憶昔經行處,如今兩見秋。
    山川舊相識,泉石記曾游。
    槐國未為守,醉鄉先拜侯。
    擁爐聽僧話,忘卻客中愁。

    30 《登石臺山聯句》 宋·周仲卿

    詩見本書胡融名下。

    31 《九日同啟泰石卿諸君登永寧寺臺》 明·茅元儀

    此歲登高在此臺,樹籠秋色入深杯。
    黃花祗為形霜艷,紅葉多因酬雁來。
    寒水淺流如漱石,云山初暝似生苔。
    一番隹會增惆悵,是到重陽憶幾回。

    32 《賦得講經臺送石田禪師之虎丘》 明·夢觀法師

    講經臺,臺何高。
    關中圣者說法處,琪園白日天花飄。
    千年化跡精靈聚,碧草不侵臺下土。
    聽法游仙去復回,詩魂夜夜啼秋雨。

    33 《立春日紀山西石二使君陳程二閫帥邀游吹臺同》 明·周藩宗正

    驄馬尋芳出,高臺野望同。
    人皆惠連輩,地即孝王宮。
    宴對幽林雪,歌余大國風。
    斷垣蒼蘚合,遺沼碧流通。
    日轉平蕪外,春歸遠樹中。
    今朝逢賦客,懷古意何窮。

    34 《子由作二頌,頌石臺長老問公︰手寫《蓮經》》 宋·蘇軾

    眼睛心地兩虛圓,脅不沾床二十年。
    誰信吾師非不睡,睡蛇已死得安眠。

    35 《子由作二頌頌石臺長老問公手寫蓮經字如黑蟻》 宋·蘇軾

    眼前擾擾黑蚍蜉,口角霏霏白唾珠。
    要識吾師無礙處,試將燒卻看嗔無。
    眼睛心地兩虛圓,脅不沾床二十年。
    誰信吾師非不睡,睡蛇已死得安眠。

    36 《正月五日出郊至金石臺》 宋·陸游

    漸老惜時節,斯游那可忘。
    雪晴天淺碧,春動柳輕黃。
    笑語寬衰疾,登臨到夕陽。
    未須催野渡,聊欲據胡床。

    37 《正月五日出郊至金石臺》 宋·陸游

    開歲多休暇,官身亦暫閑。
    樓臺先晝永,花柳向春慳。
    啼鳥隨游轡,和風愜醉顏。
    更憐歸路好,破墨數峰山。

    38 《登南州奇觀,前臨大江浮橋,江心起三石臺,》 宋·楊萬里

    梅邊樓閣海邊山,銀竹初收霽日寒。
    看著南州奇觀了,人間山水不須看。

    39 《登南州奇觀,前臨大江浮橋,江心起三石臺,》 宋·楊萬里

    玉壺冰底臥青龍,海外三山墮眼中。
    奇觀揭名渾未在,只消題作小垂虹。

    40 《次韻和臺源諸篇九首之云濤石》 宋·黃庭堅

    造物成形妙畫工,地形咫尺遠連空。
    蛟鼉出沒三萬頃,云雨縱橫十二峰。
    清坐使人無俗氣,閑來當暑起清風。
    諸山落木蕭蕭夜,醉夢江湖一葉中。

    * 關于臺石的詩詞 描寫臺石的詩詞 帶有臺石的詩詞 包含臺石的古詩詞(59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