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臺布的詩詞(281首)
221
《送蘇子美》 宋·梅堯臣
勇為江海行,風波曾不懼。
但欲尋名山,扁舟無定處。
南有鵬若鴞,嶮有石若鋸。
毒草見人搖,短狐逢影怒。
222
《送姚著作之任宣城》 宋·王禹偁
平生聞說宣城郡,水石幽奇人物俊。
檻外澄江練不收,窗中遠岫眉初印。
六朝繁盛至隋唐,才人名士遙相望。
謝公向此憑熊軾,白傅曾為鹿鳴客。
223
《賀溫正言賜紫》 宋·王禹偁
密疏封來乙夜看,延英召對議安邊。
榮頒紫綬同三品,舊賜朱衣未一年。
白獸捧樽斟御酒,金魚垂鬣惹爐煙。
從今便有公卿望,休夢天臺瀑布泉。
224
《北耗》 宋·劉克莊
京師敢方泄邊機,北耗傳訛果是非。
不見紅旗加露布,頗傳黃屋尚宵衣。
南風不競師將老,春水方生虜必歸。
何日靈臺真偃伯,更無一點戰塵飛。
225
《聞鶴嘆》 宋·白玉蟾
霜翎雪羽臙脂頂,玄裳翠距白玉頸。
何年乘風下太清,芝田煙暝瑤池冷。
天臺山上玉京天,何似青天玉帝前。
曉云黯淡但欲唳,夜月凄涼那得眠。
226
《武夷歌》 宋·白玉蟾
天下武夷兮第一山溪,升真有洞兮大王天柱交相齊。
不知何年中秋兮玉帝賜宴會曾孫,幔亭結云霞兮彩橋跨虹霓。
欲訪仙跡兮搜剔地靈,遡洄乘舟兮陟險杖藜。
身輕欲生羽翰兮們煙蘿而躡天梯,下視人境杳邈兮但見亂峰參錯相高低。
227
《贈吳草裘》 宋·白玉蟾
聞道青城有老吳,話頭入耳十年余。
偶同婺女無憂客,來到天臺撞見渠。
身上衣衫惟布素,口中談吐盡丹書。
想君已是千余歲,誰道神仙仙上無。
228
《芳草長吟》 宋·邵雍
芳草更休生,芳樽更不傾。
草如生不已,樽豈便能停。
雨后閑池閣,春深小院庭。
是時簾半卷,此際酒初醒。
229
《譯經光梵大師》 宋·楊億
薪火滅雙林,誰傳七佛心。
譯筵香篆絕,經葉蠹魚侵。
猊座云雷歇,龍宮歲月深。
青蓮流半偈,白馬度千岑。
230
《訪原仲》 宋·劉子翚
布及自昔有遺才,白首窮經隱澗隈。
門掩青山朝暮色,客來濁酒兩三杯。
鴻冥豈復驚塵網,鶚薦虛聞達帝臺。
我亦放情依一壑,云間杖屐喜相陪。
231
《病眼作》 明·劉基
君不見昔日方相氏,黃金為四目。
精光倏昱奪長庚,導者趨風觀者肅。
一朝竣事歸有司,委棄塵埃同朽木。
我生兩眼粗能視,要探天根窺地軸。
232
《奉和御製墨歌》 宋·夏竦
昔造圖書兮紀方志,鉛黃丹漆兮初為貴。
后世增華兮邁昔賢,松煙布色兮明且妍。
一枝均賜官儀備,九子分形吉禮全。
寫功詠德盈緗帙,體物緣情遍綺箋。
234
《游城南雙塔寺》 宋·韓維
軻峨郭南門,臺殿壓長路。
青林四回合,飛鳥不得度。
房掩僧獨禪,庭喧鴉正哺。
高蘿走蒼柏,丹花下垂布。
235
《上知府張少卿》 宋·強至
邦君今刺史,光祿古名卿。
況是三臺后,仍兼二事榮。
才猷希世出,議論一時傾。
文燄長千丈,詩鋒銳五兵。
236
《送謝先生歸紫霄峰》 宋·強至
不同賣藥入都市,又異執帚見相君。
冠蓋臨門求上劑,公臺解榻叩多聞。
應思夜鶴侶蕙帳,卻笑伯鸞家布裙。
藜杖還尋紫霄頂,無心出處似山云。
237
《寄安撫程丈》 宋·陳造
書生次舍先菜把,乃有甘肥來箸下。
今日之羊我為政,屬饜敢忘分甘者。
府公寬容蓋代豪,憐我詩窮仍老饕。
臥沙九助匕不箸,出甑嫩顫如花糕。
240
《胡為乎行贈丘公美》 宋·李廌
吁嗟憧憧之民兮,何終身不靈耶。
不能揮毫縻青天耀白日,胡為乎布衣韋帶事讀書。
不能坐窮廬運籌算,胡為乎騎馬試劍輕其軀。
項籍恥作百夫勇,禹行舜趣猶賤儒。
* 關于臺布的詩詞 描寫臺布的詩詞 帶有臺布的詩詞 包含臺布的古詩詞(281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