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怪劉伶死便埋,豈伊忘死未忘骸。烏鳶奪得與螻蟻,誰信先生無此懷。
高臺延望眼,風物滿前村。細讀南豐記,頻開北海樽。遠山如看畫,近市不聞喧。詩是君家事,長城在五言。
步到風煙上上頭,恍如造物與同游。千山表里重圍過,一水中間自在流。近郭樓臺隔云見,鄰峰鐘磬出林幽。風流太守詩無敵,有暇登臨共唱酬。
先生無劓何須補,上到乘成盡放懷。松樹尚堪驅使在,為公一一捧詩牌。
不煩營筑便成臺,自有青松不用栽。只道先生忙更懶,也須一日一回來。
只須獨立領秋光,何用安排石鼓雙。平揖青原未為差,更於竹外見長江。
昔從永和望青原,永和在地山在天。今從青原望萬象,青原在下臺在上。乘成先生學海龍,眼高四海空復空。如登中天騖八極,下視積蘇同絳空。
高臺走上青天半,手弄銀盤濯銀漢。喚起謪仙同醉吟,一面問月一面斟。初頭混沌鶻侖樣,阿誰鑿開一為兩。是時燧人猶未胎,那得火鑄銀盤來。
東泉千年流不休,西泉千年秘不流。臨海令君一念作,猿鳥未知泉已覺。殿腳西頭蒼石根,向來元無泉眼痕。一朝擘崖迸膏乳,卻與東泉作賓主。
十年去國老蒙召,今歲始見家園春。雙燕初來即賓客,群鶯相逢如故人。蒙茸草樹延野色,碎璅鮭菜供盤珍。多慚吾黨共醒醉,收得澤邊憔悴身。
使君仁智心,濟以忠義膽。嬰兒手自撫,猛虎須可攬。出牧為龔黃,廷議乃陵黯。萬鐘何所加,甔石何所減。
儒衣武弁聚華軒,盡是西都冷落官。莫嘆黃花過嘉節,且將素發共清歡。紅牙板急弦聲咽,白玉舟橫酒量寬。青眼主公情不薄,一如省闥要人看。
飛瓊欲赴瑤臺宴,先具威儀。云駕霓衣。從者皆騎白鳳飛。人間盡變為銀海,此景偏奇。姑射冰姿。昨夜前村見一枝。
聞子才華自石湖,眼看清政似冰壺。坊村不識催科吏,亭傳焉知警捕符。此去詣臺鳧舉舄,向來行陌雉將雛。朝回試望星辰履,倘許吹噓上漢無。
地飲成真率,天風恕澀慳。臺臨平野迥,人對老僧閒。已是尋春至,仍容載月還。郊坰有如此,能不數追攀。
南雪霏微積便晞,兒童只慣管中窺。誰知今歲望不斷,天與一臺成此奇。苔護屐痕氈疊疊,松垂談麈玉枝枝。團欒忽憶新令尹,天際帆飛歸不疑。
棄我謂我遠,求我謂我還。我一爾則二,視此臺上山。山高上干天,獨不照我顏。無乃我自蔽,誰謂山則慳。
莊子談空惠子聽,郢人斤斧俟忘形。莫嗟質喪無知者,對石何妨自說經。
輪扁不能令子巧,老聃雖智若為傳。遺經尚在臺如故,弟子今無似喜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