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臺臺的詩詞(2550首)

    461 《寄臺省知己》 唐·唐彥謙

    久懷聲籍甚,千里致雙魚。
    宦路終推轂,親幃且著書。
    才名賈太傅,文學馬相如。
    轍跡東巡海,何時適我閭。

    462 《寄臺省知己》 唐·唐彥謙

    久懷聲籍甚,千里致雙魚。
    宦路終推轂,親幃且著書。
    才名賈太傅,文學馬相如。
    轍跡東巡海,何時適我閭。

    463 《中臺五題·乳毛松》 唐·鄭谷

    松格一何高,何人號乳毛。
    霜天寓直夜,愧爾伴閑曹。

    464 《中臺五題·樗里子墓》 唐·鄭谷

    賢人骨已銷,墓樹幾榮凋。
    正直魂如在,齋心愿一招。

    465 《中臺五題·牡丹》 唐·鄭谷

    亂前看不足,亂后眼偏明。
    卻得蓬蒿力,遮藏見太平。

    466 《中臺五題·玉蕊(亂前唐昌觀玉蕊最盛)》 唐·鄭谷

    唐昌樹已荒,天意眷文昌。
    曉入微風起,春時雪滿墻。

    467 《中臺五題·石柱(外祖在南宮,七轉名曹,鐫記皆在)》 唐·鄭谷

    暴亂免遺折,森羅賢達名。
    末郎何所取,叨繼外門榮。

    468 《偶懷寄臺院孫端公棨》 唐·鄭谷

    才拙道仍孤,無何舍釣徒。
    班雖沾玉筍,香不近金爐。
    雨露瞻雙闕,煙波隔五湖。
    唯君應見念,曾共伏青蒲。

    469 《次韻和秀上人游南五臺(一作司空圖詩)》 唐·鄭谷

    中峰曾到處,題記沒蒼苔。
    振錫傳深谷,翻經想舊臺。
    蒼松臨砌偃,驚鹿驀溪來。
    內殿評詩切,身回心未回。

    470 《送僧歸江東(一作岐下送蒙上人歸天臺)》 唐·崔涂

    坐徹秦城夏,行登越客船。
    去留那有著,語默不離禪。
    葉擁臨關路,霞明近海天。
    更尋同社侶,應得虎溪邊。

    471 《登南神光寺塔院(一本題作登南臺僧寺)》 唐·韓偓

    無奈離腸日九回,強攄離抱立高臺。
    中華地向城邊盡,外國云從島上來。
    四序有花長見雨,一冬無雪卻聞雷。
    日宮紫氣生冠冕,試望扶桑病眼開。

    472 《陽羨雜詠十九首·石兕臺》 唐·陸希聲

    大河波浪激潼關,青兕胡為伏此山。
    遙想楚王云夢澤,蜺旌羽蓋定空還。

    473 《陽羨雜詠十九首·講易臺》 唐·陸希聲

    年逾知命志尤堅,獨向青山更絕編。
    天下有山山有水,養蒙肥遁正翛然。

    474 《贈天臺王處士》 唐·林嵩

    深隱天臺不記秋,琴臺長別一何愁。
    茶煙巖外云初起,新月潭心釣未收。
    映宇異花叢發好,穿松孤鶴一聲幽。
    赤城不掩高宗夢,寧久懸冠枕瀑流。

    離別寫人生活

    475 《登天臺寺》 唐·杜荀鶴

    一到天臺寺,高低景旋生。
    共僧巖上坐,見客海邊行。
    野色人耕破,山根浪打鳴。
    忙時向閑處,不覺有閑情。

    476 《登天臺寺》 唐·杜荀鶴

    一到天臺寺,高低景旋生。
    共僧巖上坐,見客海邊行。
    野色人耕破,山根浪打鳴。
    忙時向閑處,不覺有閑情。

    477 《春日行次錢塘卻寄臺州姚中丞》 唐·杜荀鶴

    豈為無心求上第,難安帝里為家貧。
    江南江北閑為客,潮去潮來老卻人。
    兩岸雨收鶯語柳,一樓風滿角吹春。
    花前不獨垂鄉淚,曾是朱門寄食身。

    478 《送項山人歸天臺》 唐·杜荀鶴

    因話天臺歸思生,布囊藤杖笑離城。
    不教日月拘身事,自與煙蘿結野情。
    龍鎮古潭云色黑,露淋秋檜鶴聲清。
    此中是處堪終隱,何要世人知姓名。

    479 《經嚴陵釣臺》 唐·杜荀鶴

    蒼翠云峰開俗眼,泓澄煙水浸塵心。
    唯將道業為芳餌,釣得高名直至今。

    480 《章臺夜思》 唐·韋莊

    清瑟怨遙夜,繞弦風雨哀。
    孤燈聞楚角,殘月下章臺。
    芳草已云暮,故人殊未來。
    鄉書不可寄,秋雁又南回。

    唐詩三百首懷人思鄉

    * 關于臺臺的詩詞 描寫臺臺的詩詞 帶有臺臺的詩詞 包含臺臺的古詩詞(2550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