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可腳的詩詞(533首)

    101 《報任少卿書/報任安書》 兩漢·司馬遷

    太史公牛馬走司馬遷,再拜言。
    少卿足下:曩者辱賜書,教以慎于接物,推賢進士為務,意氣勤勤懇懇。
    若望仆不相師,而用流俗人之言,仆非敢如此也。
    仆雖罷駑,亦嘗側聞長者之遺風矣。

    古文觀止敘事議論抒懷

    102 《獄中上梁王書》 兩漢·鄒陽

    臣聞忠無不報,信不見疑,臣常以為然,徒虛語耳。
    昔荊軻慕燕丹之義,白虹貫日,太子畏之;衛先生為秦畫長平之事,太白食昴,昭王疑之。
    夫精變天地而信不諭兩主,豈不哀哉!今臣盡忠竭誠,畢議愿知,左右不明,卒從吏訊,為世所疑。
    是使荊軻、衛先生復起,而燕、秦不寤也。

    古文觀止寫人品格寓理

    103 《祭十二郎文》 唐·韓愈

    年、月、日,季父愈聞汝喪之七日,乃能銜哀致誠,使建中遠具時羞之奠,告汝十二郎之靈:嗚呼!吾少孤,及長,不省所怙,惟兄嫂是依。
    中年,兄歿南方,吾與汝俱幼,從嫂歸葬河陽。
    既又與汝就食江南。
    零丁孤苦,未嘗一日相離也。

    古文觀止高中文言文祭文悼亡

    104 《子虛賦》 兩漢·司馬相如

    楚使子虛使于齊,王悉發車騎,與使者出田。
    田罷,子虛過奼烏有先生,亡是公在焉。
    坐定,烏有先生問曰:“今日田樂乎?”子虛曰:“樂。
    ”“獲多乎?”曰:“少。

    諷諫

    105 《二鬼》 明·劉基

    憶昔盤古初開天地時,以土為肉石為骨,水為血脈天為皮
    ,昆侖為頭顱,江海為胃腸,蒿岳為背膂,其外四岳為四
    肢。
    四肢百體咸定位,乃以日月為兩眼,循環照燭三百六十骨

    106 《十月旦讀子美北風吹瘴癘羸老思散策之句初寮》 宋·朱翌

    戲語隴頭子,與若本等夷。
    朱紫強包裹,本非我所宜。
    失腳落番山,杳杳隨風吹。
    將買二頃田,樹以枳棘籬。

    107 《木蘭辭》 南北朝·南北無名

    唧唧復唧唧,木蘭當戶織。
    不聞機杼聲,唯聞女嘆息。
    問女何所思,問女何所憶。
    女亦無所思,女亦無所憶。

    戰爭初中贊美

    108 《次黃侍講贈陳性初詩韻》 明·宋濂

    憶昔游虎林,年壯已非冠。
    旅食嘆酸辛,敢望諸侯傳。
    捉衿肘已露,納履踵成穿。
    甘從原思貧,恥學毛遂薦。

    109 《避暑山莊》 清·乾隆

    軒墀敞御園,草樹靜高原,游豫思仁祖,庥和逮孝孫。
    橋山將酹爵,玉館此停轅,罨畫山容在,修蛇電影奔。

    110 《梅花》 宋·洪邁

    山深春未動,沙淺水欲冰。
    玉梅於此時,靚妝略無朋。
    露蕊欲的皪,月枝持鬅鬙。
    儼如江漢女,可愛不可陵。

    111 《雨夕行》 明·何景明

    城頭雨腳黑不斷,階下凍潦流已滿。
    出門咫尺無所適,積霧連云接平坂。
    城中家人沈與趙,我忽思之費招挽。
    趙子閉門臥不出,沈生沖泥來獨晚。

    112 《延慶寺》 宋·魏杞

    開山何日事,斷碣臥荒榛。
    食盡僧行腳,兵來佛舍身。
    燒痕侵殿址,租額累山鄰。
    可是天魔盛,誰能問大鈞。

    113 《山居二首寄朝中故舊》 宋·謝直

    苒苒年華漸向西,可能回腳下涂泥。
    靜收營慮遠書卷,少有工夫入菜畦。
    潔甚水蒲邊白鳥,翩然風柳下黃鸝。
    猶嫌宿處聞雞犬,更待移深過虎蹊。

    114 《水調歌頭·自古清勝地》 宋·易祓

    自古清勝地,江帶與山篸。
    夸娥擘此石鐪,不獨嶺之南。
    初見仙巖第一,再見礱巖第二,今見淡巖三。
    邱壑皆有分,品第不須談。

    115 《樓居》 宋·林洪

    梅邊未有屋三間,僦得樓居特暫安。
    天下事非容易說,門前山可久長香。
    瓶花頻換春常在,階草不除秋自殘。
    豈是江湖難著腳,如今平地亦狂瀾。

    116 《寄陳秋塘》 宋·張氏

    五湖風雪分頭去,千里淮山信腳行。
    涉世真成妄男子,談詩長憶老先生。
    塘邊瓜茹須頻灌,郭外田疇粗可耕。
    莫倚瘦筇吟白發,浪傳新句入都城。

    117 《滿江紅 寄何侍御》 元·魏初

    少日肝腸,云夢地、氣吞八九。
    今老去,才疏計拙,百居人后。
    倦處收回行路腳,懶來噤卻吟詩口。
    算從前、四十九年非,如回首。

    118 《寄秋塘》 宋·張弋

    五湖風雪分頭去,千里淮山信腳行。
    涉世真成妄男子,談詩長憶老先生。
    塘邊瓜茹須頻灌,郭外田疇粗可耕。
    莫倚瘦筇吟白發,浪傳詩句入都城。

    119 《移獄》 近代·劉伯堅

    大庾獄中將兩日,移來綏署候審室,室長八尺寬四尺,一榻填滿剩門隙;
    五副腳鐐響鋃鐺,匍匐膝行上下床,①
    獄門咫尺隔萬里,②守者持槍長相望。

    120 《雨后十小絕以一雨洗殘暑萬家生早涼為韻》 宋·章甫

    新涼可穿衣,出門造誰家。
    城頭有高樓,散我兩腳座。

    * 關于可腳的詩詞 描寫可腳的詩詞 帶有可腳的詩詞 包含可腳的古詩詞(533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