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只消的詩詞(714首)

    81 《還家二日聞征西軍馬來人家俱避地寒食獨酌有》 宋·黎廷瑞

    閉戶云山轉盡長,只消如許送清光。
    一百六日柳邊綠,五十三年頭已霜。
    賴有孤斟聊勃郁,惜無共語慰凄涼。
    前時溪上行春處,想見家家避地忙。

    82 《郭外寄王錄事》 明·袁凱

    白鷗黃鳥動春聲,綠樹清波稱晚晴。
    何用城中走塵土,只消江上過清明。
    深村濁酒還堪醉,野老狂歌亦有情。
    寄語東門王錄事,底須辛苦過平生。

    83 《釣臺》 宋·項安世

    數仞山頭一小亭,只消此地過平生。
    崎嶇狹世才伸腳,已被劉郎賣作名。

    84 《次韻和謝江陵楊縣丞投贈四首》 宋·項安世

    賣臣五十貴何疑,衣錦懷章亦未遲。
    苕霅有情依替轂,簪纓無數足親知。
    只消笑同長安得,何用歌穿郢市為。
    江漢且漳吾老矣,藥囊如櫛氣如絲。

    85 《梅》 宋·項安世

    只消數點著枯枝,不用東君一葉垂。
    任是雪深煙更密,清香依舊世人知。

    86 《大人生朝六首·安世》 宋·項安世

    一秋六誥入于門,總是君恩與父恩。
    拔起單貧新氏族,訓開癡駿小兒孫。
    于今教養功都就,疇昔鄉閭道愈尊。
    樂事滿懷無一欠,只消長壽看仍昆。

    87 《再得崇道觀寄王左史》 宋·項安世

    藥鼎無時手自煎,萬囊長在枕頭邊。
    罪今脫矣從頭白,病已安之用涕漣。
    始悟舊詩成卦影,只消崇道了天年。
    故人讀罷知余喜,遙舉真珠百斛泉。

    88 《過楓橋寺》 宋·張镃

    妙絕吾宗有舊題,趁晴逕過敢留詩。
    只消記取今朝景,不是烏啼月落時。

    89 《暮春》 宋·王镃

    渡頭步石巳平沉,三月溪流處處新。
    柳絮飄零游子夢,草花清凈道人心。
    只消貧有詩傳世,不要狂思藥化金。
    一片夕陽天共遠,鵑聲相應隔山林。

    90 《老梅》 宋·艾性夫

    搖落荒村野水涯,貌枯神澤骨槎牙。
    一生知歷幾多雪,絕好只消三兩花。
    萬木尊為諸老行,孤根淡似道人家。
    兒時見汝今頭白,正擬相看度歲華。

    91 《歸大五侄天覺硯》 宋·艾性夫

    脈暖猶涵老蘚斑,眼花仍帶淚痕潸。
    厄於劫火元無恙,意在斯文尚茍完。
    一片墨光留手澤,渾家黃色上眉間。
    只消半滴冰蜍水,漲起滿村煙雨寒。

    92 《張宛丘寄衣曲》 宋·艾性夫

    衷甲蔥河不記春,何須更比小郎身。
    只消狹剪征衫去,塞雪邊風最瘦人。

    93 《安南貢象》 宋·艾性夫

    錦韉寶勒度南云,到處叢觀暗驛塵。
    人喜此生初見象,我憂今世不生麟。
    半年傳舍勞供億,德色中朝動縉紳。
    粉飾太平焉用此,只消黃犢一犁春。

    94 《立夏五首》 宋·方回

    吾家正對紫陽山,南向宜添屋數間。
    百歲十分已過八,只消無事守窮閒。

    95 《題徐贊府不負堂》 宋·方回

    哦松人與職俱清,時見春郊雨又晴。
    所學政應如陸九,只消一語了平生。

    96 《野趣居士楊公遠令其子依竹似孫為予寫真贈以》 宋·方回

    爾來畫工工畫花,俗眼所識惟紛華。
    牡丹百卉哄蜂蝶,芙蓉鴛鴦相交加。
    大為屏帳小卷軸,堆紅積綠供□奢。
    高人瞥見付一笑,婦女小兒爭驚夸。

    97 《今春苦雨初有春半曾無十日晴之句去立夏無幾》 宋·方回

    小樓欲不怕泥行,春半曾無十日晴。
    老眼看花如隔霧,只消臥聽賣花聲。

    98 《秋意》 宋·黃庚

    梧葉翻風敲老樹,蛩聲帶月泣寒莎。
    只消些少閑風月,便覺客窗秋意多。

    99 《賢者之孝二百四十首·雷紹》 宋·林同

    行莫大於孝,其如違養何。
    只消一句子,安用讀書多。

    100 《偈傾一百三十三首》 宋·釋法薰

    去卻一,拈得七。
    通天大路,萬重鐵壁。
    楓橋心肝五臟,一時剖出。
    臭骨頭,信彩擲。
    百千萬種神通,只消道個不必。

    * 關于只消的詩詞 描寫只消的詩詞 帶有只消的詩詞 包含只消的古詩詞(714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