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只今的詩詞(3706首)

    901 《試院一首》 宋·喻良能

    南國諸侯老賓客,霜葉青衫頭雪白。
    繡衣使者急搜賢,又向文場三捧檄。
    全閩多士如鄧林,大廈度材慚匠石。
    細看太白日萬言,時取武成二三策。

    902 《王樞使生辰》 宋·喻良能

    金華千古赤松宅,中有初平叱羊石。
    雙溪袞袞瀉蒼波,三洞潭潭接天碧。
    鐘英孕粹昴星精,文章蚤歲瑞王廷。
    橫飛直上九萬里,紅顏兩鬢何青青。

    903 《少微閣》 宋·喻良能

    臨空瞰闊俯清溪,閣占黃堂西復西。
    我昔曾攀郎宿近,只今人指二星齊。

    904 《史丞相生辰》 宋·喻良能

    姓名久已覆金甌,一品師臣德業優。
    黼扆尚詢黃發舊,袞衣難伴赤松游。
    松筠勁節高三事,桃李濃陰遍九州。
    蕭葉楊門端可繼,只今袞袞富公侯。

    905 《題楞伽寺李公山房藏書閣》 宋·喻良能

    小閣崢嶸在空谷,云是先生讀書屋。
    不見善和數千卷,空聞鄴侯三萬軸。
    先生一去幾經年,山色依然為誰綠。
    只今賴有衛夫人,壁上蕭蕭數竿竹。

    906 《題挹仙亭》 宋·喻良能

    鶴駕鸞驂入杳冥,望中遺跡照人清。
    只今縹緲煙云里,應有仙家犬吠聲。

    907 《之官括蒼道出涵碧因題四韻以繼賓客劉公之后》 宋·喻良能

    平生性僻耽山水,不愿加封萬戶侯。
    但得雙魚長到眼,未須萬壑更爭流。
    只今奇絕齊三洞,自昔流傳遍九州。
    記得當年小盤礴,坐令炎赫變清秋。

    908 《挽施州使君鐘公》 宋·喻良能

    弱冠為儒世所推,中年事業更環奇。
    才名屢致諸公薦,讜論深蒙睿主知。
    郡政堅強同薤水,行囊蕭瑟似琴龜。
    只今惟有清江路,父老相逢說去思。

    909 《被旨許浦閱舟歸》 宋·袁說友

    皇家百萬兵,一一拱行闕。
    朌恩勞軍士,有詔涓良月。
    鳴鸞肅天仗,君王自親閱。
    旌旗照鼙鼓,鎧甲耀冰雪。

    910 《恭和御制賜進士詩韻二首》 宋·袁說友

    云漢昭回下建章,鸞翔鳳翥燦龍光。
    晨奎錯落皆謨訓,圣語丁寧示抑揚。
    自古求言開數路,只今兼聽極群方。
    一篇默寓憂勤意,正為成王不敢康。

    911 《連宵得雨應禱》 宋·袁說友

    蜀旱昔流行,皇恩念凋瘵。
    饑寒乏冬酒,烹剝仰春菜。
    二麥儻復失,一飽竟安在。
    當春苦旱干,甘澤未沾沛。

    912 《春日懷錢塘西湖》 宋·袁說友

    只今春色滿皇州,料得西湖已縱游。
    出郭競聯城下騎,循堤同上柳邊舟。
    恨無兩翼從渠去,曾有諸公念我不。
    到底長安風物外,遠方何敢詫遨頭。

    913 《植花于假山》 宋·袁說友

    巖石棱棱巧,盆池淺淺開。
    空山初幻花,方丈小飛來。
    屈曲清泉溜,參差細草栽。
    只今山在眼,著眼便徘徊。

    914 《和惠國博韻》 宋·袁說友

    平生心賞有高蹤,更喜夤緣造化中。
    語次欲傳須柳子,詩宗不愧是江翁。
    無言可究稱醇德,有眼能看拜不風。
    共睹謝庭蘭玉秀。
    只今攀桂廣寒宮。

    915 《詠墨》 宋·袁說友

    奚李名高三百秋,只今良法信源流。
    裕陵獨寶君家物,猶帶祥光燦斗牛。

    916 《用楊誠齋韻題吳夢與集》 宋·袁說友

    大鈞落落元無鉤,百尺空臥元龍樓。
    天生斯人竟何用,搖筆僅可供眉愁。
    詩人慣作驚人語,富貴迫人嗟幾許。
    世間萬事要其終,只今此道猶能東。

    917 《元日得雨》 宋·袁說友

    知時膏澤下新正,便覺欣欣物意生。
    細雨寒梢半檐滴,單床孤夢五更聲。
    兩年元日嗟萍梗,萬里殊鄉付酒觥。
    不似斗杓容易轉,只今迎歲指東城。

    918 《四月雨應禱》 宋·袁說友

    夜半溶深四面遮,云峰推起阿香車。
    只今隴上夸多麥,誰為丘中賦有麻。
    喜見綠針初剌水,笑渠青笠趁燒畬。
    偶然精禱誠非昧,應有歡娛田舍家。

    919 《寧都趙令君貽貺五言四首意索余和不可虛辱如》 宋·曾豐

    只今公子行,蓋不數其余。
    要牘江西社,親傳肘后書。
    飽聞劉子政,渴見馬相如。
    肯許交盟結,休嫌笠溷車。

    920 《龜山之孫楊子順肇慶一見相投隨至德慶謀館寓》 宋·曾豐

    誰續寂寥洙泗弦,濂溪一轉至伊川。
    只今洛派從頭數,之子龜山第二傳。
    他道已融歸正道,后正猶辦入先天。
    十年二廣參皆遍,不以支離易混全。

    * 關于只今的詩詞 描寫只今的詩詞 帶有只今的詩詞 包含只今的古詩詞(3706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