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叨情的詩詞(53首)

    21 《水龍吟 余始年二十馀,歲在丁未,與故人東》 金朝·蔡松年

    余言,懷衛間風氣清淑,物產奇麗,相約他年為終焉之計。
    爾后事與愿違,遑遑未暇。
    故其晚年詩曰,夢想淇園上,春林布谷聲。
    又曰,故交半在青云上,乞取淇園作醉鄉,蓋志此也。

    22 《題黃敕背詩》 宋·陳彭年甥

    彭年頭腦太冬烘,眼似朱砂鬢似蓬。
    紕繆幸叨三字內,荒唐仍預四人中。
    放他權勢欺明主,落卻親情賣至公。
    千百孤寒齊灑淚,斯言無路入堯聰。

    23 《送侄讓還吳》 元·陳基

    西風蕭蕭鴻雁鳴,行子悠悠隨旆旌。
    百年衣食仰奔走,四海甲兵紛戰爭。
    猥將筆札事卿相,叨備戎行陪俊英。
    軍中草檄吾何有,馬上操觚汝所能。

    24 《九日喜家人寄書至秉常相過問慰與之共飲至醉》 明·郭登

    逐客世多違,浮生自堪悼。
    塵容絕媚嫵,褊性復昏髦。
    讀書雖不多,力學苦欲到。
    矜愚何足計,見善誠所好。

    25 《喜歸述懷留別李于鱗王元美徐子與宗子相四子》 明·梁有譽

    天地炎州外,云濤漲海邊。
    為儒嗟世業,結社斷塵緣。
    髫齔趨先子,榮枯憶往年。
    時推驄馬使,人避鐵冠賢。

    26 《卜酌》 明·王謳

    有客素情好,過我持芳尊。
    秋月鑒幽賞,緒風開夕園。
    殷勤申款曲,歌笑屢飛翻。
    叨廁衣冠會,喜聞壟畝言。
    醉來不覺晚,相送出柴門。

    27 《寄題玉山詩一百韻》 明·張仲舉

    治理逢熙運,欽明仰圣皇。
    至仁侔覆載,上德配軒唐。
    大業勤弘濟,元臣協贊襄。
    賢科收俊造,庭實粲珪璋。

    28 《半生行》 明·鄭琰

    刺促復刺促,哀歌不成曲。
    試聽征人歌一聲,切切烏烏淚相續。
    吾祖卜地三山麓,世業繁華稱鼎族。
    七葉盛文儒,八代承章服。

    29 《下途歸石門舊居》 唐·李白

    山高,越水清,握手無言傷別情。
    將欲辭君掛帆去,離魂不散煙郊樹。
    此心郁悵誰能論,有愧叨承國士恩。
    云物共傾三月酒,歲時同餞五侯門。

    友情

    30 《王與道尚書挽詞》 宋·陸游

    昔遇開藩日,嘗叨下榻榮。
    從容陪讌笑,傾倒及平生。
    借譽言猶在,懷知涕易橫。
    終慚五字句,不盡百年情。

    31 《將東歸留別楊宗禮十韻》 宋·宋祁

    清白舊家聲,論交得寧馨。
    摛華吐鳳賦,聞禮墮鱣庭。
    潘夏叨連璧,荀陳更聚星。
    膠投思固漆,渭濁許過涇。

    32 《送河東提刑張太博》 宋·范仲淹

    憶守姑蘇日,見君已驚人。
    翩翩幕中畫,落落席上珍。
    強記及敏力,一一精如神。
    洎余領西帥,密與羌夏鄰。

    33 《蕪湖口留別弟信臣》 宋·梅堯臣

    少也遠辭親,俱為異鄉客。
    昨日偶同歸,今朝復南適。
    南適畏簡書,叨茲六百石,重念我當去,送我江之側。
    溪山遠更清,溪水深轉碧。
    因知惜別情,愈賒應愈劇。

    34 《被召將京師留別親友》 明·高啟

    長送游人作遠行,今朝還自別鄉城。
    北山恐起移文誚,東觀慚叨論議名。
    路去幾程天欲近,春來十日水初生。
    只愁使者頻催發,不盡江頭話別情。

    35 《送刑部韓員外同年致仕歸華山》 宋·王禹偁

    抗表辭烏府,歸山鬢未秋。
    朝簪還獬豸,塵世謝蜉蝣。
    拂袖人生事,縣車帝命優。
    名光新日歷,官占好詞頭。

    36 《敷文閣學士李仁甫挽詞十絕》 宋·周必大

    蓬監曾叨繼后塵,史闈何幸對題名。
    非才自是無能役,太息難忘故舊情。

    37 《依韻酬獻陳州王密學見寄二首》 宋·強至

    觸熱初來太華西,恐煩后命促佳期。
    兩人幕府叨同日,千載門闌值一時。
    儲邸忽開趨詔召,賓筵空在失棲遲。
    念公詩句情無極,更聽秦民話去思。

    38 《依韻答公節》 宋·強至

    長髯踏昏鼓,詩卷置予懷。
    屢讀銷蘭炬,幽眠廢竹齋。
    雷陳叨契密,李杜愧名偕。
    明月驚雙目,清風暢百骸。

    39 《次韻十詩》 宋·樓鑰

    甥舅相尋向酒邊,相忘情話更怡然。
    人言難過雙延閣,自愧叨聯兩大天。
    只覺光陰詩里過,何妨枕簟醉時眠。
    此中別有真消息,莫為人間醒者傳。

    40 《送曾無玷寺丞守池陽》 宋·樓鑰

    我朝衣冠盛,名家數三曾。
    南豐暨贛川,后起參溫陵。
    邇來螺川族,駸駸著簪纓。
    春風雁塔中,參差見姓名。

    * 關于叨情的詩詞 描寫叨情的詩詞 帶有叨情的詩詞 包含叨情的古詩詞(53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