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到南村六月時,累累紅紫玉低垂。筠籠送似露猶濕,更費支郎七字詩。
桃李漫山等俗流,諸楊汝是荔支儔。當時若貢長生殿,又得真妃笑點頭。
釀蜜搓成絳雪團,莫嫌風味欠儒酸。此詩此果君知麼,一樣驪珠粲玉盤。
春風吹枕小屏寒,客舍無聊夢不安。花葉暗時人已去,夕陽光滿舊欄干。
四面峰慈翠入云,一溪流水漱山根。老僧只恐山移去,日午先教掩寺門。
門庭桃柳人人護,焚屋新遭盜跖余。鄰社蕭條近尤劇,孫孫子子寶公書。
嶺背泉甘陵谷遷,危亭圜顧尚依然。春蘭秋菊無終古,地上居人世世賢。
為文赤壁并黃坂,奇韻平生想像中。延目練江咨逝水,舉頭碧落看飛鴻。
林亭長夏愛濃陰,來引茶甌一散襟。忽去卻來蜂個個,自啼還住鳥深深。
山家一尺瀟湘石,掃盡云腴齒頰清。警破午窗箕潁夢,轉為風外小松聲。
繽紛迎酒伎,宛轉賣花聲。偶似承平世,攜書試鳳城。
比屋單衣日,名城冷食天。居人多上冢,遠客未歸田。
少日時時負百憂,從人絡馬與牽牛。中年置此身如竹,荏苒風前得自由。
蛙鼓鳴時月滿川,斷螢飛處草迷煙。敲門欲向田家宿,猶有青燈人未眠。
文如吐鳳筆如龍,珍重華林墨尚濃。清氣已銷名跡在,世間誰復繼仙翁。
冶城西北似村家,每共尋春到日斜。聞說春來花更好,為憐無伴懶看花。
高枕形骸外,空江何限情。落葉不成調,半夜起秋聲。
尋得桃源可學仙,丹書唯恐鳳飛傳。雨收峰頂云歸洞,風到池塘月滿天。
濯足臨澄碧,和云臥石室。淅瀝天風生,披襟當呼吸。
巖巔風雨落泉聲,巖下江流見底清。夾岸松筠倒流影,炊煙漁父近寒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