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古逸的詩詞(496首)

    281 《題靈巖寺》 宋·趙善悉

    江南多名山,雁蕩最崒嵂。
    山中多古寺,靈巖渺無匹。
    天柱高摩云,展旗巧障日。
    風榻臥石屏,霧窗涵卓筆。

    282 《送張無夢歸天臺》 宋·趙世長

    瓊臺卜幽隱,金液鏈真精。
    冰雪形容古,煙霞意思清。
    談玄通至道,養素達長生。
    補詔離仙窟,安居入帝京。

    283 《賦玉巖》 宋·趙希融

    君不見陶令門前栽五柳,聊為折腰辭五斗。
    歸來三徑足歡娛,琴書得趣人誰有。
    又不見和靖卜築臨西湖,湖山勝景天下無。
    至今疏影橫斜句,人與梅花其清癯。

    284 《寄茅處士知至》 宋·鄭少連

    世爭趨捷徑,君獨掩柴關。
    名利紅塵老,詩書白日閑。
    情恬神氣逸,琴淡古風還。
    誰識冥冥意,軒裳咳唾間。

    285 《益清堂偶作》 宋·自強

    大洞仙宮古有名,要觀主宰立平生。
    掛琴堂上心尤逸,種菊池邊景益清。
    巳喜襟期同我得,旋將契誼與君盟。
    丹泉肯入丹田去,愿受丹□學大成。

    286 《三學院》 宋·祖世英

    洞庭之山天下奇,岡巒百轉盤青螭。
    金堂玉室白云鎖,中有仙客來棲遲。
    方睛秀骨郭文舉,孤劍青鞋出巖戶。
    朅來此地訪禪翁,共掃松花談太古。

    287 《游天池》 元·顧瑛

    縈紆白云路,窈窕青山聯。
    秋風吹客衣,逸興良翩翩。
    捫蘿度絕壁,躡蹬窮層巔。
    崖傾石欲落,樹斷云復連。

    288 《雜詩(二首)》 明·程誥

    閑觀《逸民傳》,獨愛鹿門老。
    上冢亦攜家,城市未嘗到。
    床下拜臥龍,畎畝終身好。
    遺安一時言,千古仰高蹈。
    ¤

    289 《雷殿畫壁》 明·鄧韨

    藝苑有精能,凝神始臻理。
    筆端具天人,難以茫昧擬。
    致道古仙都,山水麗清美。
    雷宮設像畫,種種盡其技。

    290 《醉歌行鄭二廣文西齋宴集(分得“一”字)》 明·高棅

    吾愛鄭夫子,妙年振英聲。
    讀書不肯死章句,笑殺當時魯兩生。
    男兒何事空饑餓,角巾嘯起東山臥。
    三奏《陽春》和者稀,立談古人獨知我。

    291 《答王克讓》 明·郭奎

    南朝冠蓋富才華,謝朓新詩五色霞。
    江水東來歸渤海,河源西上接流沙。
    如今駿馬誰收骨,自古牽牛不服車。
    每憶故人王逸少,滄洲拾翠折疏麻。

    292 《題黃山谷書黃龍禪師開堂疏》 明·黎民表

    鐘陵行草稱第一,早歲已入蘭亭室。
    轉運應知腕有神,掣顫尤工老來筆。
    學詩唯許杜少陵,翰墨黃州乃其匹。
    宋人豈解識真龍,天廄驊騮縱奔逸。

    293 《贈故大同府節判魏張公祝入祠七十韻》 明·盧柟

    魏博富才藪,儲英斷幽顯。
    金璞無留精,虎豹澄視眄。
    文章兩漢際,墨跡蒼頡篆。
    多賢信足征,特秀殊異撰。

    294 《玉女潭題贈吏史部恭甫》 明·陸師道

    玉陽古洞天,名是神仙宅。
    因君地始顯,令人思俱逸。
    玉岡繞鸞鵠,云莊藝芝術。
    修廊俯大觀,列卦開玄室。

    295 《過釣臺》 明·錢宰

    濺濺桐江瀨,白石粲如語。
    上有子陵臺,下瞰富春渚。
    高崖薄曾云,黃草沒荒墅。
    俛懷漢中興,四海歸寰宇。

    296 《次栗夫韻答一夔招飲》 明·王弼

    聞君東籬把寒菊,對酒高歌霜滿屋。
    尋常閉門嗔索詩,此時下筆皆神速。
    想為悲秋發豪興,十斗九空驚侍仆。
    不然浩蕩凌云句,豈是枯腸泥睟粥。

    297 《題趙元臨高房山鐘觀圖》 明·王行

    北苑貌山水,見墨不見筆。
    繼者惟巨然,筆從墨間出。
    南宮實游戲,父子并超軼。
    豈曰董是師,賡歌偶同律。

    298 《九日登山》 明·許繼

    處喧久忘靜,臨曠始懷真。
    步登千仞岡,眷茲九秋辰。
    余滓澄廣澤,薄氛散高旻。
    浮空白云遠,冠日丹霞新。

    299 《天廄神兔歌》 明·曾棨

    永樂七年春二月,余以扈從北巡,給賜內廄兔色馬一匹,蓋朝鮮所貢也。
    神駿超越,異于凡馬,經數千里若有余力。
    予聞古良馬有赤兔之名,故作《神兔歌》以贊之。

    300 《次韻和牧翁題沈啟南奚川八景圖卷》 明·周永年

    奚川八景不可見,盡情斂取入畫圖。
    侍郎作歌系其后,為索和篇征及吾。
    吾得見詩如見畫,當食幾欲忘歠泬。
    五柳宅邊竹里館,寧與晉唐人物殊。

    * 關于古逸的詩詞 描寫古逸的詩詞 帶有古逸的詩詞 包含古逸的古詩詞(496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