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古籀的詩詞(43首)

    21 《次韻梁尉秦碑》 宋·莫濟

    六王失國四海歸,秦皇東刻南巡碑。
    法因史籀有增減,名與蒼頡爭飛馳。
    自言功德可歌頌,黔首個個愚無知。
    海神何故獨拒命,風濤塞路蟠蛟螭。

    22 《篆冢歌(有序)》 元·錢惟善

    包羲卦畫龜龍出,頡俑造書鬼夜泣。
    俯觀鳥獸迒蹄跡,依類象形文字立。
    以迄五代咸東封,改易殊體靡有同。
    周官保氏教國子,六書大義開群蒙。

    23 《題華亭朱孟辯篆冢詩卷》 明·董佐才

    古初無毫楮,羲畫何繇傳?孰知文字理,已具《河圖》前

    神農洎蒼頡,俯仰極人天。
    穗書與鳥書,創制分后先。

    24 《書畫舫》 明·黃玠

    扣舷擊節起歌嗚,一榻橫舟小結廬。
    篆籀古文三代上,丹青妙手六朝初。

    25 《石鼓歌(閣試)》 明·焦竑

    周原石鼓奇且綍,幾年蹤跡沈蓬萊。
    世遙幾得睹拓本,殘章斷碣如瓊瑰。
    何人輦載逾千里,至今照耀黃金臺。
    河傾昆侖勢曲折,雪壓泰華高崔巍。

    26 《滕用亨諸篆體歌》 明·王行

    維周大篆成史籀,宣圣傳經制蝌蚪。
    總因倉頡見鳥跡,象形置書變來久。
    李斯小篆類玉箸,鐘鼎魚蟲分眾手。
    碧霄鸞鳳漫回翔,滄海蛟螭互蟠紐。

    27 《草書歌》 明·朱瞻基

    草書所自何所授,初變楷法為章奏。
    當時作者最得名,崔瑗杜度張伯英。
    三人真跡已罕見,后來繼之有羲獻。
    筆端變化妙入神,逸態雄姿看勁健。

    28 《石鼓》 宋·蘇軾

    冬十二月歲辛丑,我初従政見魯叟。
    舊聞石鼓今見之,文字郁律蛟蛇走。
    細觀初以指畫肚,欲讀嗟如箝在口。
    韓公好古生已遲,我今況又百年后。

    29 《黃牛峽廟》 宋·陸游

    三峽束江流,崖谷互吐納。
    黃牛不負重,云表恣蹴蹋。
    吳船與蜀舸,有請神必答。
    誰憐馬遭刵,百歲創未合。

    30 《王沂公挽詞三首》 宋·宋祁

    翣路風號野,松阡水溢滎。
    滕君今見日,傅魄上騎星。
    詒訓金籯滿,圖功籀史青,空嗟令君坐,千古掩余馨。

    31 《都下喜見八叔父》 宋·黃庭堅

    一別七冬夏,幾書通置郵。
    冥鴻難借問,江鯉多沈浮。
    心因夢想去,跡為山川留。
    叔趨丹鳳闕,身向臥龍洲。

    32 《題申屠子迪篆刻卷》 元·王冕

    我昔聞諸太古初,馮翊窅窅安可摸。
    自從庖羲得龍馬,奇偶變化滋圖書。
    結繩之政由此毀,蝌蚪鳥跡紛壇起。
    后來大小二篆生,周稱史籀秦夸李。

    33 《希深惠書言與師魯永叔子聰幾道游嵩因誦而韻》 宋·梅堯臣

    聞君奉宸詔,瑞祝疑靈岫。
    山水聊得游,志愿庶可就。
    豈無朋從俱,況此一二秀。
    方蘄建春陌,十刻殘晝漏。

    34 《次韻明仲游將軍巖》 宋·劉子翚

    樂哉今日游,結友盡英秀。
    山靈欣客來,閣雨開云岫。
    步屣出煙嵐,聲呼答巖竇。
    輕生快險奇,一墜那復捄。

    35 《仙巖登覽》 宋·李洪

    造物蘊神巧,軒豁露真趣。
    嵌空劃仙掌,罅拆噴石乳。
    半壁垂鮫綃,晴天灑飛雨。
    捫蘿不知疲,酷愛巖石古。

    36 《絕勝亭》 宋·程公許

    大眼江郊杜集中,勝游何必恨匆匆。
    模糊樹木丹青古,詰曲汀沙篆籀工。
    昏曉之分含一氣,乾坤底處是全功。
    西南佳境冥搜遍,總合亭前立下風。

    37 《徐鉉小篆千文帖贊》 宋·岳珂

    於惟騎省,神藝造古。
    狝兔璇窟,吸蜍銀浦。
    千文爰襲,百體具舉。
    慶云澄靄,清風垂露。

    38 《李士宏得薌林五老石地野人》 宋·趙文

    薌林丑石何曾丑,化為五老如此壽。
    高低俯仰各有意,清潤堅貞皆可友。
    剜劖刻削巧戲劇,誰為此者鴻蒙叟。
    銅盆古雅出高麗,玉籌清奇原史籀。

    39 《送謝希孟歸黃巖四首》 宋·陳傅良

    圭壁襲繅藉,山龍飾衣裳。
    不聞燧古初,而興自虞唐。
    毀車崇騎射,隸作篆籀藏。
    至今人便之,秦亦忽以亡。

    40 《題柯德陽埽塵齋》 宋·方回

    堯舜上圣姿,猶以學為事。
    矧伊匪生知,不學知不致。
    可學而不學,是謂自暴棄。
    俯首就佔畢,又患學不至。

    * 關于古籀的詩詞 描寫古籀的詩詞 帶有古籀的詩詞 包含古籀的古詩詞(43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