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古益遠的詩詞(163首)
43
《與元九書》 唐·白居易
月日,居易白。
微之足下:自足下謫江陵至于今,凡枉贈答詩僅百篇。
每詩來,或辱序,或辱書,冠于卷首,皆所以陳古今歌詩之義,且自敘為文因緣,與年月之遠近也。
仆既受足下詩,又諭足下此意,常欲承答來旨,粗論歌詩大端,并自述為文之意,總為一書,致足下前。
50
《霍光傳(節選)》 兩漢·班固
霍光,字子孟,票騎將軍去病弟也。
父中孺,河東平陽人也,以縣吏給事平陽侯家,與侍者衛少兒私通而生去病。
中孺吏畢歸家,娶婦生光,因絕不相聞。
久之,少兒女弟子夫得幸于武帝,立為皇后,去病以皇后姊子貴幸。
51
《箕子碑》 唐·柳宗元
凡大人之道有三:一曰正蒙難,二曰法授圣,三曰化及民。
殷有仁人曰箕子,實具茲道以立于世,故孔子述六經之旨,尤殷勤焉。
當紂之時,大道悖亂,天威之動不能戒,圣人之言無所用。
進死以并命,誠仁矣,無益吾祀,故不為。
54
《文帝議佐百姓詔》 兩漢·劉恒
間者數年比不登,又有水旱疾疫之災,朕甚憂之。
愚而不明,未達其咎。
意者朕之政有所失、而行有過與?乃天道有不順、地利或不得、人事多失和、鬼神廢不享與?何以致此?將百官之奉養或費、無用之事或多與?何其民食之寡乏也?夫度田非益寡,而計民未加益,以口量地,其于古猶有余,而食之甚不足者,其咎安在?無乃百姓之從事于末、以害農者蕃、為酒醪以靡谷者多、六畜之食焉者眾與?細大之義,吾未能得其中。
其與丞相、列侯、吏二千石、博土議之,有可以佐百姓者,率意遠思,無有所隱。
55
《自夏口至鸚鵡洲夕望岳陽寄源中丞》 唐·劉長卿
汀洲無浪復無煙,楚客相思益渺然。
漢口夕陽斜渡鳥,洞庭秋水遠連天。
孤城背嶺寒吹角,獨樹臨江夜泊船。
(獨樹 一作:“戍”)
賈誼上書憂漢室,長沙謫去古今憐。
* 關于古益遠的詩詞 描寫古益遠的詩詞 帶有古益遠的詩詞 包含古益遠的古詩詞(163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