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古來色的詩詞(1239首)
901
《秋霜閣》 宋·丁惟
高閣何年結構成,朱簾卷處眼偏明。
階前古木寒云色,澗底流泉碎石聲。
山近煙嵐浮幾席,樓高星斗在檐楹。
我來三伏炎蒸候,便覺清風兩腋生。
902
《天平山》 宋·范師道
萬物天地間,或有奇勝跡。
見賞能幾人,不止今與昔。
吳門多好山,天平為峻極。
旦暮常白云,表里皆珍石。
903
《題環翠閣》 宋·何異
環翠閣邊無點埃,盡收清致助吟才。
溪頭月落漁煙散,岸口城低野色來。
斜檻半依秋樹出,小窗知為北山開。
沙禽古水閒相趁,悮入疏簾靜卻回。
904
《滕王閣》 宋·黃復之
飛閣岧峣倚天半,千里秋毫掌中看,城下江聲鐵馬行,梁間日影金蛇竄。
詞客寂寥光景閑,秀色不改惟西山。
朝來斂黛作眉語,問此風月何當還。
便須領略追絕唱,終古發揚無盡藏。
惜哉元嬰不讀書,筆端只作蛺蝶圖。
905
《送梅昌言出鎮太原》 宋·黃覺
五馬雍容出鎮時,都人爭看好風儀。
文章一代喧高價,忠直三朝受圣知。
帳下軍容生劍戟,門前行色擁旌旗。
云籠古戍黃榆暗,雪滿長郊白草衰。
出去暫開貔虎幕,歸來須占鳳皇池,鬢間未有一莖白,陶鑄蒼生固不遲。
908
《天柱雉兒行》 宋·利書記
當年江上揚風舲,淮山望極排空青。
今登天柱賞潛皖,元是吾家翡翠屏。
禪業一室因棲寄,選勝尋幽產真偽。
虛廊揩蘚讀殘碑,三百年前刊異事。
909
《越中五詠·西村》 宋·林概
綠郊凝望久徘徊,落日川原映古臺。
江上晚風三弄笛,隴頭春信一枝梅。
東西陌外煙光度,紫翠峰前霽色開。
不是羅敷莫迥首,城南五馬使君來。
910
《越中吟》 宋·林一龍
跨浙遠來瞰東極,禹穴云生海東碧。
白玉空為越土塵,青同不改秦時色。
越王臺上幾秋霜,秦皇樓邊多夕陽。
世事茫茫今復古,斷煙衰草共凄涼。
911
《錢倅生日》 宋·林宗放
煌煌我宋開鰲極,坐攬輿圖朝列避。
玉帛爭先萬國趨,吳越歸心天下一。
圣神論報天與同,富貴不獨昌其躬。
建隆以來二百載,是家與國方延洪。
912
《觀滄浪亭石感而有作》 宋·劉敬
蘇君在朝人不知,蘇君既沒人悲人。
流風遺書見稱道,高文大句爭提撕。
壁間草隸亦不置,剝苔椎土無棄遺。
乃知死不興人共利害,而后不為時所疑。
914
《題汪水云詩卷》 宋·聶守真
汴隄楊柳搖春風,翠華南幸紫禁空。
雕欄玉砌明月冷,羽人規作神仙宮。
蘇堤楊柳飄晴雪,又見紫鸞催駕發。
沉香亭北鶯亂啼,金殿又成諸佛剎。
915
《山亭》 宋·錢厚
又踏君山路,來驅陌上塵。
江仍舊時面,我是去年人。
愛聽松聲古,休催柳色新。
片云銜落日,梅與月爭春。
916
《梅》 宋·邵棠
破荒風信到花英,標格孤高畫不成。
萬古色專天下白,一生香在雪中清。
羅浮松有關幽興,野路梨云散曉情。
我欲重來竟題墨,莫教吹動玉簫聲。
917
《諭子美淵明詩》 宋·施德操
子美學古胸,萬卷郁含蓄。
遇事時一麾,百怪森動目。
淵明淡無事,空洞撫便腹。
物色入眼來,指點詩句足。
彼直發其藏,義但隨所矚。
二老詩中雄,同人不同曲。
918
《寄吳山人》 宋·釋法輝
夜召山翁酌,花間聊撫琴。
酒香來竹外,古意入云深。
月色臨諸水,溪光射遠岑。
擬教塵土客,對此滌煩襟。
919
《洛下別同志》 宋·釋善懃
歲暮遠交朋,攜筇背洛城。
往來興廢地,今古別離情。
疊翠嵩峰色,瀉寒伊水聲。
他年再相會,卻訝白髭生。
* 關于古來色的詩詞 描寫古來色的詩詞 帶有古來色的詩詞 包含古來色的古詩詞(1239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