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口里食的詩詞(226首)
162
《聽鶯歌》 唐·靈澈
新鶯傍檐曉更悲,孤音清泠囀素枝。
口邊血出語未盡,豈是怨恨人不知。
不食枯桑葚,不銜苦李花。
163
《聽鶯歌》 唐·靈澈
新鶯傍檐曉更悲,孤音清泠囀素枝。
口邊血出語未盡,豈是怨恨人不知。
不食枯桑葚,不銜苦李花。
164
《滿庭芳》 宋·張繼先
閑里工夫,無中妙用,切休擬議參詳。
龍降虎伏,真土自中黃。
行動起居寢食,隨緣度、莫動真陽。
歸根處,神凝脈住,玉界發天光。
165
《定風波(六·多景樓)》 宋·仲殊
南徐好,多景在樓前。
京口萬家寒食日,淮南千里夕陽天。
天際幾重山。
鶯啼處,人倚畫闌干。
西寨煙深晴后色,東風春減夜來寒。
花滿過江船。
166
《定風波(六·多景樓)》 宋·仲殊
南徐好,多景在樓前。
京口萬家寒食日,淮南千里夕陽天。
天際幾重山。
鶯啼處,人倚畫闌干。
西寨煙深晴后色,東風春減夜來寒。
花滿過江船。
167
《水調歌頭》 宋·岳甫
編修樓公易鎮武昌,安陽岳甫作歌頭一闋,奉祖行色。
甫再拜。
魯口天下壯,襟楚帶三吳。
山川表里營壘,屯列拱神都。
170
《讀書》 宋·曾鞏
吾性雖嗜學,年少不自強。
所至未及門,安能望其堂。
荏苒歲云幾,家事已獨當。
經營食眾口,四方走遑遑。
171
《題蒼梧部》 宋·陳執中
莫訝南方景物疏,為君聊且話蒼梧。
地傾二面城池壯,江迸三流氣色麄。
山畜火光因政出,石藏牛影為仙呼。
官廳傳自唐丞相,民頌思從漢大夫。
174
《放歌行》 明·劉績
銅駝故國風煙慘,譜牒煌煌猶可覽。
軍壁焚燒紀信車,諫臺攀折朱云檻。
當時圭組盛蟬聯,世澤相承五百年。
城中甲第連云起,樓上歌鐘鎮日懸。
175
《送吳知府之官雷州》 明·蒲庵禪師
雷州太守東吳客,儒術傳家尚清白。
金花束帶紅錦袍,玉骨巉巉眼雙碧。
讀書昔在苕溪陽,十年不出芙蓉莊。
娛親堂上宴春色,銀絲作鲙冰雪香。
180
《次韻酬朱昌叔五首》 宋·王安石
點也自殊由與求,既成春服更何憂。
拙於人合且天合,靜與道謀非食謀。
未愛京師傳谷口,但知鄉里勝壺頭。
嗟予老矣無一事,復得此君相與游。
* 關于口里食的詩詞 描寫口里食的詩詞 帶有口里食的詩詞 包含口里食的古詩詞(226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