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口外的詩詞(757首)
561
《漢州》 宋·汪元量
馬踏巉巖緩著鞭,漢州城外看青天。
云橫疊嶂吞殘日,風卷崇岡起曉煙。
地拔翠峰森似筍,溪明錦石小如錢。
官郵睡足出門去,信口語言詩未圓。
565
《宣城書懷》 宋·朱翌
高爽清涼郡,登臨佳麗都。
上連三蜀重,旁挾兩淮趨。
天分光牛斗,溪行走舳艫。
新林天際浦,青草柳邊湖。
567
《寄兩道原詩二首》 元·楊維楨
信公令住竹林寺,曾寄吳鹽道起居。
戴家泊上收秣米,凌湖門外好鱸魚。
緇衣宰相日給告,清客道人新著書。
若問西湖湖上伴,竹枝零落柳枝疏。
568
《三閣圖》 元·楊維楨
金陵新閣空中起,虎踞龍蟠鳳雙掎。
沉檀雕柱闞玉螭,麗華吹笙彩云里。
水晶簾空濾明月,三十六宮白于水。
紅塵巴馬四百秋,五城步障五花球。
570
《為啟初門和尚題山水圖》 明·劉基
天下名山隨處有,畫圖流傳亦良久。
祗園道人展橫幅,觀者稱夸同一口。
蒼梧九疑高插天,卷而懷之不盈手。
巨靈驚呼盤古怒,地軸坱圠昆侖剖。
571
《賦得凈瓶送衍上人》 明·楊基
虛瓶湛靈泉,行住一缽友。
紅簪天女花,碧插大士柳。
中圓涵真虛,外潔照萬有。
自盛甘露漿,不貯聲聞酒。
衍師時出定,提挈每在手。
詞鋒當建瓴,禪寂宜守口。
572
《和杜七學士見寄》 宋·韓維
謀猷久恨辜明主,骸骨終蒙賜老臣。
絕口敢論當世事,放懷重老故園春。
閑尋物外忘言客,喜遇杯中得趣人。
能作新詩仍寄我,知君心不在埃塵。
574
《上運使工部》 宋·強至
網紀提諸郡,朝廷重外臺。
舉今持使柄,第一議公才。
心計籠寰宇,時名薄斗魁。
邦家經費足,山海利源開。
576
《上知郡都官》 宋·強至
列郡二千石,所理我與共。
臨淮守最賢,萬口交一頌。
彼邦困飛蝗,我境欲集鳳。
彼民粒不充,我黍地無空。
577
《送裴光世赴舉》 宋·強至
光世出門頭懶回,身將西去犯斗魁。
風云自系鵬鵠健,里道正為驊騮開。
憶初鄉賦選主司,數州側腦聽外臺。
一朝吾鄉騰薦口,姓名喜得丁與裴,
578
《依韻和吳七丈詠雪二首》 宋·強至
江邊玉樹渾無地,世上銀河自有橋。
宿凍即交山口路,冷波應減海門潮。
當年右席辭空在,今日扁舟興轉遙。
寬褐紅爐溫坐外,人間萬事任寥寥。
579
《過潼關》 宋·強至
巨方信天開,嵽嵲土山口。
豈惟控內外,勢不漏飛走。
一夫或當關,可敵萬夫守。
山河此襟帶,怙險圣所否。
580
《上知府少卿》 宋·強至
近代東南守,何人與古同。
唯公臨婺女,變俗似文翁。
流化陶編戶,延儒萃泮宮。
棲糧農畝溢,鞠草訟囹空。
* 關于口外的詩詞 描寫口外的詩詞 帶有口外的詩詞 包含口外的古詩詞(757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