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口傳的詩詞(789首)
364
《慶潯州廖太守四首》 宋·許縣尉
真儒正學久無傳,醞藉如公獨粹然。
要以古人為準的,肯從余子事拘牽。
詞源涌思流三峽,學海波瀾障百川。
燈火夜深猶不倦,口吟六藝相仍編。
365
《歌兩淮》 宋·員興宗
君不見北風吹淮風浪黑,鐵馬千群凝一色。
當時廟論孰經濟,將相無言潛動魄。
或云南紀當何憂,今代諸葛身姓劉。
陸下喚取守淮甸,彼有勝算逾干矛。
369
《題關夫子》 宋·趙崇璉
天挺孤忠世所欽,桃園口血誓堅金。
單刀萬古英雄膽,明燭一生節義心。
蜀漢史書傳不朽,春秋廟祀有余歆。
當年無奈曹孫在,今日曹孫何處尋。
370
《送盧五方春分教端州》 宋·趙汝回
柳南矯矯蛟龍騫,古詩古文高入天。
奉試詞場三十年,柳度夜夜魁星躔。
集英殿下聽臚傳,唱在第十眾所冤。
天豈恨汝月蝕篇,罰使得吟瘴海邊。
371
《送杜靖國知連州》 宋·鄭俠
杜氏世德光無前,聲華行實相輝鮮。
蕢之職也在刀匕,親舉罰爵平公筵。
預之聞見合左氏,春秋大法因粲然。
詩為郡守稱杜母,南陽之人今尚傳。
372
《浯溪》 宋·周世南
壁立石青蒼,鄰溪復枕江。
刊銘傳不朽,文筆老無雙。
怪樹森圓幄,□□寄口幢。
奇蹤口異景,□□□□口。
373
《答祿將軍射虎行》 元·迺賢
將軍部曲瀚海東,三千鐵騎精且雄。
久知天命屬真主,奮身來建非常功。
世祖神謨涵宇宙,坐使英雄皆入彀。
十年轉戰淮蔡平,帳下論功封太守。
374
《送華山隱歸西湖故居》 元·王士熙
方士求仙入滄海,十二城樓定何在?金銅移盤露滿天,琪樹離離人不采。
軒轅高拱圣明居,群仙真人左右趨。
青牛谷口迎紫氣,白鶴洞中傳素書。
珊珊鳴佩星辰遠,寂寂珠庭云霧虛。
376
《過露筋祠》 明·程烈
古廟清淮口,相傳烈女祠。
孤舟不同載,行露有深悲。
日向菰蒲落,山隨洲渚移。
千秋一感慨,為誦浣紗詞。
378
《贈劉草窗三十韻》 明·杜瓊
河圖一畫人文現,書畫已在羲皇時。
鳥跡科斗又繼作,象形取義日以孳。
肖形求賢在商世,書畫從茲分兩歧。
秦漢畫工可指數,筆跡已遠不可追。
379
《贈劉草窗三十韻》 明·杜瓊
河圖一畫人文現,書畫已在羲皇時。
鳥跡科斗又繼作,象形取義日以孳。
肖形求賢在商世,書畫從茲分兩歧。
秦漢畫工可指數,筆跡已遠不可追。
380
《鳴鳳行贈楊給事惟仁》 明·豐坊
君不見精衛一小鳥,銜石翻飛東海頭。
不知身微海復巨,悲鳴誓欲填洪流。
又不見螳螂奮臂當車轍,轍不可回軀已裂。
安得長遇越勾踐,式蛙厲士皆激烈。
* 關于口傳的詩詞 描寫口傳的詩詞 帶有口傳的詩詞 包含口傳的古詩詞(789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