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變石的詩詞(884首)

    841 《深居》 宋·釋文珦

    湖海同流盡,深居獨系匏。
    已全忘疏鈔,變不事推敲。
    水石為清供,煙霞作澹交。
    隨行一枝錫,高掛在松梢。

    842 《閒居多暇追敘舊游成一百十韻》 宋·釋文珦

    予生駑且鈍,良御謾加鞭。
    蹇步常居后,長途靡克前。
    於焉辭里塾,竟爾向林泉。
    魯誥方擩嚌,真乘又賾研。

    843 《身老》 宋·釋文珦

    身老心仍懶,深棲樂此園。
    飲冰難變節,臥雪不開門。
    八尺藜床輭,三重紙被溫。
    傷懷惟一事,凍破石陶尊。

    844 《偶泛》 宋·釋文珦

    偶泛扁舟向海埏,初非有意訪神仙。
    蓬萊方丈不可問,漢武秦皇空復然,水上樓臺皆蜃氣,石間膏馥是龍涎。
    麻姑曾共方平說,行復揚塵變土田。

    845 《偈頌二百零五首》 宋·釋正覺

    玉壺著腳四圍寬,妙處其中轉側看。
    顧鑒功忘鼻孔直,津流識盡髑髏乾。
    夜橫河漢白,霜洗斗牛寒。
    休去歇去,絕言絕慮。

    846 《禪人并化主寫真求贊》 宋·釋正覺

    月犀得暈,霧豹養文。
    有通有變,或合或分。
    夜寒河濯斗,山潤石生云。
    妙湛體前明歷歷,從交天下樂忻忻。

    847 《禪人并化主寫真求贊》 宋·釋正覺

    眉目古澗秋,須發寒巖雪。
    去就叢林出身,觸動葛藤生舌。
    揚拂握拳,破關擊節。
    霧變豹而草木光,雷趁蛟而山石裂。

    848 《禪人并化主寫真求贊》 宋·釋正覺

    石上足蟠,人間念乾。
    秋生眼角,喜入眉端。
    丘壑之身心磈磊,叢林之肝膽衰殘。
    澗月依稀,夜霜濯磨而氣韻清白;巖松偃蹇,

    849 《小師智臨禪客寫真求贊》 宋·釋正覺

    云石雪松,歲寒之友從;曉月霜鐘,清白之音容。
    自樂也村歌社舞,平懷也牧笛歸農。

    850 《偈頌十七首》 宋·釋智愚

    秤鎚捻得汁出,石人喝得汗流。
    臨機應變,隨分知羞,乘時推上五峰頭。

    851 《頌一百則》 宋·釋重顯

    祖域交馳天馬駒,化門舒卷不同途。
    電光石火存機變,堪笑人來捋虎須。

    852 《巖間宴坐》 宋·舒岳祥

    蛩泣草根露,鶴鳴松頂風。
    標格既有異,音韻那能同。
    我家水石村,圓月出中峰。
    樵子時往還,野客多仙蹤。

    853 《緣識》 宋·宋太宗

    木人莫把石牛騎,海變桑田故不知。
    耕地種禾終是妄,真空相偶更無疑。

    854 《逍遙詠》 宋·宋太宗

    乾坤之內隱長生,藥變還丹道已成。
    救世神方堪自秘,樂耶語話勿相輕。
    眠云臥水通玄識,點石為金誰辯明。
    黃老身心皆得所,登壇善聽步虛聲。

    855 《逍遙詠》 宋·宋太宗

    五金并八石,一一注仙經。
    雅有深仁行,無非不暫停。
    日華精汞法,月魄煉砂靈。
    入圣超凡骨,變化本真形。

    856 《海上自之罘至成山覽秦皇漢武遺跡》 宋·宋無

    霧氣沈坤極,濤聲撼北溟。
    云霞五色水,丹碧萬重屏。
    脈絡華夷秀,并吞宇宙青。
    石梁橫地戶,洞構壓同霆。

    857 《寄眠云處士》 宋·宋無

    聞說華陽洞,人間第八天。
    茅君旌屢降,弘景駕常延。
    地吐黃金氣,潭流碧玉泉。
    神丹光夜發,朱草葉春妍。

    858 《次韻蔣穎叔金部游介亭望湖山二十四韻》 宋·蘇頌

    我昨來馀杭,孟陬值杓建。
    春色正融怡,皇華紆睠眄。
    言此佳山水,巧麗極怪變。
    有如畫屏風,羅列圍四面。

    859 《次韻王宣徽太尉耆年會詩》 宋·蘇頌

    古來賢相稱高奇,虞有皋夔商傅伊。
    帝臣王佐見謨訓,千載相望如同時。
    我朝公輔代間出,鐘秀辰象分躔離。
    堂堂太尉實異稟,風質粹美和而威。

    860 《和胡俛學士游西池書事》 宋·蘇頌

    皇都有滄池,近在金商陌。
    淵源控河汴,襟帶引京索。
    眾派瀉寒光,一鑒涵空碧。
    晴明天垂幕,陰靄地滋脈。

    * 關于變石的詩詞 描寫變石的詩詞 帶有變石的詩詞 包含變石的古詩詞(884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