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變物的詩詞(999首)

    321 《與元九書》 唐·白居易

    月日,居易白。
    微之足下:自足下謫江陵至于今,凡枉贈答詩僅百篇。
    每詩來,或辱序,或辱書,冠于卷首,皆所以陳古今歌詩之義,且自敘為文因緣,與年月之遠近也。
    仆既受足下詩,又諭足下此意,常欲承答來旨,粗論歌詩大端,并自述為文之意,總為一書,致足下前。

    322 《封建論》 唐·柳宗元

    天地果無初乎?吾不得而知之也。
    生人果有初乎?吾不得而知之也。
    然則孰為近?曰:有初為近。
    孰明之?由封建而明之也。

    論述政治

    323 《秋水閣記》 清·錢謙益

    閣于山與湖之間,山圍如屏,湖繞如帶,山與湖交相襲也。
    虞山,嶞山也。
    蜿蜒西屬,至是則如密如防,環拱而不忍去。
    西湖連延數里,繚如周墻。

    寫景懷古抒情苦悶

    324 《黠鼠賦》 宋·蘇軾

    蘇子夜坐,有鼠方嚙。
    拊床而止之,既止復作。
    使童子燭之,有橐中空。
    嘐嘐聱聱,聲在橐中。

    故事寫鼠

    325 《四言詩·祭黃帝陵》 現代·毛澤東

    赫赫始祖,吾華肇造;
    胄衍祀綿,岳峨河浩。
    聰明睿智,光披遐荒;
    建此偉業,雄立東方。

    326 《九章之九 悲回風》 先秦·屈原

    悲回風之搖蕙兮,心冤結而內傷;
    物有微而隕性兮,聲有隱而先倡。
    夫何彭咸之造思兮,暨志介而不忘;
    萬變其情豈可蓋兮,孰虛偽之可長?

    327 《贈白馬王彪》 魏晉·曹植

    序曰:黃初四年五月,白馬王、任城王與余俱朝師,會節氣。
    到洛陽,任城王薨。
    至七月與白馬王還國。
    后有司以二王歸藩,道路宜異宿止。

    328 《在獄詠蟬并序》 唐·駱賓王

    余禁所禁垣西,是法廳事也,有古槐數珠焉。
    雖生意可知,同殷仲文之古樹,而聽訟斯在,即周召伯之甘棠。
    每至夕照低陰,秋蟬疏引,發聲幽息,有切嘗聞。
    豈人心異于曩時,將蟲響悲于前聽。

    唐詩三百首

    329 《長歌行》 南北朝·謝靈運

    倐爍夕星流。
    昱奕朝露團。
    粲粲烏有停。
    泫泫豈暫安。

    330 《讀書》 宋·曾鞏

    吾性雖嗜學,年少不自強。
    所至未及門,安能望其堂。
    荏苒歲云幾,家事已獨當。
    經營食眾口,四方走遑遑。

    331 《送艾太仆六十韻(太仆以乙科為郎,論江陵起》 明·湯顯祖

    世閥高臨汝,衣冠起岳州。
    精靈華蓋曉,氣脈洞庭秋。
    江漢稱才子,瀟湘托好逑。
    儒林蒼玉滿,郎署白云悠。

    332 《胡笳十八拍》 魏晉·蔡琰

    我生之初尚無為,我生之后漢祚衰。
    天不仁兮降亂離,地不仁兮使我逢此時。
    干戈日尋兮道路危,民卒流亡兮共哀悲。
    煙塵蔽野兮胡虜盛,志意乖兮節義虧。

    人生

    333 《二鬼》 明·劉基

    憶昔盤古初開天地時,以土為肉石為骨,水為血脈天為皮
    ,昆侖為頭顱,江海為胃腸,蒿岳為背膂,其外四岳為四
    肢。
    四肢百體咸定位,乃以日月為兩眼,循環照燭三百六十骨

    334 《十月旦讀子美北風吹瘴癘羸老思散策之句初寮》 宋·朱翌

    老火已退師,寓客不憂瘴。
    靜坐窺物理,一一見情狀。
    用起舉拂子,功成卓拄杖。
    五行更主事,衰絕變生王。
    此身屬造物,窮健勝美恙。

    335 《梅花》 宋·王令

    風吹冬暖變春暖,江梅艷艷橫新枝。
    經年不逢間何久,忽此相遇如有期。
    初開珊珊尚寂寞,仙人綴佩懸瑤璣。
    從日重來不可辨,漫漫月樹留寒輝。

    336 《效阮公詩》 南北朝·江淹

    陰陽不可知。
    鬼神惟杳冥。
    暫試武帝貌。
    一見李后靈。
    同情淪異物。
    有體入無形。
    賢圣共草昧。
    仁智焉足明。
    變化未有極。
    恍惚誰能精。

    337 《朝中措 題闕》 元·白樸

    田家秋熟辦千倉。
    造物恨難量。
    可惜一川禾黍,不禁滿地暝蝗。
    委填溝壑,流離道路,老幼堪傷。
    安得長安毒手,變教四海金穰。

    338 《秋夜與子充論文退而賦詩一首因簡子充并寄胡》 明·宋濂

    太虛之氣隨物形,天聲地聲由此生。
    小或簸蕩吼河海,大將觸搏流風霆。
    天輪膠戾神鬼戰,地軸挺拔蛟龍爭。
    圈臼洼污各異奏,彯沙礜石咸齊鳴。

    339 《予奉詔總裁元史故人操公琬實與纂修尋以病歸》 明·宋濂

    憶昔試藝時,年丁二十九。
    不諳精與粗,運筆若揮帚。
    欲盡王霸言,自寅直窺酉。
    于時有操君,許子乃其友。

    340 《二十世紀太平洋歌》 清·梁啟超

    亞洲大陸有一士,自名任公其姓梁。
    盡瘁國事不得志,斷發胡服走扶桑。
    扶桑之居讀書尚友既一載,耳目神氣頗發皇。
    少年懸弧四方志,未敢久戀蓬萊鄉。

    * 關于變物的詩詞 描寫變物的詩詞 帶有變物的詩詞 包含變物的古詩詞(999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