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變悟的詩詞(132首)

    81 《贈楊滎陽》 明·高啟

    嘉陵美山水,亦復富文彥。
    楊君產其邦,材拔性高狷。
    布衣走名都,早入藝林選。
    客屈稷下談,王邀鄴中宴。

    82 《題賺蘭亭圖》 宋·劉克莊

    山陰繭紙見者希,辨才傳之于永師。
    行年八十手不釋,棲之梁上鬼莫窺。
    虬須天子欲得之,威以禍福僧詭辭。
    智勇至此無所施,相國房公乃設奇。

    83 《七月二十日自瀑上先歸方寺丞遣詩夸雷雨之壯》 宋·劉克莊

    城里遙看雨出時,想公筆墨發雄奇。
    山深龍虎飛騰變,海運鯤鵬瞬息移。
    凜凜前鋒如赴敵,堂堂回勢似歸師。
    驅還始悟山靈意,怕向蒼崖寫惡詩。

    84 《即惠山煮茶》 宋·蔡襄

    此泉何以珍,適與真茶遇。
    在物兩稱絕,於予獨得趣。
    鮮香籌下云,甘滑杯中露。
    當能變俗骨,豈特湔塵慮。
    晝靜清風生,飄蕭入庭樹。
    中含古人意,來者庶冥悟。

    85 《勉子瞻失干子二首》 宋·蘇轍

    人生本無有,眾幻妄聚耳。
    手足非吾親,何況妻與子。
    偶來似可樂,強作室家喜。
    忽去未免悲,欣成要矜毀。

    86 《過侄寄椰冠》 宋·蘇轍

    衰發秋來半是絲,幅巾緇撮強為儀。
    垂空旋取海棕子,束發裝成老法師。
    變化密移人不悟,壞成相續我心知。
    茅檐竹屋南溟上,亦似當年廊廟時。

    87 《次韻侯宣城疊嶂樓雙溪閣長篇》 宋·蘇轍

    作官如負擔,一負當且馳。
    不知息肩處,妄問道遠邇。
    我乘章江流,卻入宛溪水。
    舍舟陟崔嵬,行路極旬已。

    88 《題群龍圖》 明·劉基

    世間萬類皆可睹,茫昧獨有鬼與龍。
    此圖畫龍二十四,狀貌詭譎各不同。
    得非物產有異種,或曰神變無常蹤。
    一龍揵尾欲上水,足爪猶在奫中。

    89 《鹿門寺》 宋·李廌

    蓬萊鹿門道,莽莽漢津渡。
    川涂兩緬邈,今古同此路。
    德公厭州里,翁媼是中去。
    風流可引想,千載豹隱霧。

    90 《金丹詩四十八首》 宋·張繼先

    劉晨阮肇事多非,今日憑君子細推。
    謾使仙宮由色慾,卻將紫府貯奸欺。
    洞中清凈難容雜,穴里幽冥易變奇。
    大是世人迷不悟,幾人喪命為狐貍。

    91 《金丹詩四十八首》 宋·張繼先

    學道多多少悟真,真成便見自家身。
    三田有路綜橫去,萬類無級變換因。
    土內養金金色重,鼎中進火火功新。
    若於財色全無動,便是蓬萊洞里人。

    92 《迷樓歌二首》 宋·曹勛

    項升出南國,技巧多淫思。
    草圖獻天子,賞激嘉宏規。
    瑰材蔽江海,斤斧城風雷。
    千人扶一棟,萬棟高巍巍。

    93 《曉乘大霧訪仲固》 宋·胡寅

    稚金不耐老火鑄,有烈秋陽尚驕倨。
    汗流亭午憶凄風,氣應佳辰欣白露。
    朝來開窗迷眼界,霧色無邊莽回互。
    誰為夜半有力者,竅負群山著何處。

    94 《說詩》 宋·姜特立

    作者固已難,讀者亦未易。
    有寶斯識寶,至寶況難值。
    三家寠人子,豈辨瑚璉器。
    鼠璞將見珍,周鼎或斡棄。

    95 《悼竹》 宋·趙蕃

    此君如高人,風節常凌厲。
    雖經隆冬中,正色不少替。
    春今盡正月,萌蘗且次第。
    天公出奇手,白晝變昏翳。

    96 《五月十有八夜與審知同宿塔山次審知韻》 宋·趙蕃

    初期半山來,已止輒復上。
    山游更同君,兼取魚熊掌。
    向來觀極南,屢作此山想。
    那知有今日,談笑得縱賞。

    97 《送陳約甫如永豐》 宋·葉適

    四十未朝跡,三經綰縣章。
    嫁頻知子熟,醫老悟身嘗。
    菊趁行時色,梅催到日香。
    還欣肺氣減,中熟變為涼。

    98 《再過吳江贈僧了洪》 宋·葉適

    回飚掩夾浦,勢與墨樓頏。
    連袂上長橋,身弱屢見扛。
    茍無傾覆憂,恣橫未易當。
    坐定互驚愕,師云乃其常。

    99 《醫工嘆重贈柳山人》 宋·葉適

    柳生洲居濠北邊,繇辭質野誰所傳。
    不曾入城行賣卜,有問災福須呼船。
    嘆我奇疾何頻年,其初過清肌凜然,已忽腹拒遭拘攣。

    100 《次韻永平令江叔文鶴山書院落成詩》 宋·魏了翁

    天運驅人人不覺,古道違時時不學。
    王相隨脛回荊山,昭質依然未經琢。
    因思胥靡逢殷宗,精神動悟聲氣從。
    礪舟霖雨到梅蘗,變化氣質天同功。

    * 關于變悟的詩詞 描寫變悟的詩詞 帶有變悟的詩詞 包含變悟的古詩詞(132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