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變俗的詩詞(416首)

    321 《黃匯征以石草蒲一本相遺石圓而蒼小竅數十大》 宋·鄭剛中

    細腰結垂窠,藏精事生育。
    兒已傅翼飛,孤懸尚憑屋。
    水仙脫霓裳,美實青如簇。
    實盡秋房枯,眾竅存虛目。

    322 《送成材》 宋·鄧肅

    伯夷自甘首陽蕨,商臣不戴周日月。
    那知世人冷笑渠,卻言馮道有全節。
    紛紛過眼萬飛蚊,何如閉目日飲醇。
    議論不從流俗變,吾宗賴有謫仙人。

    323 《寄題義陵吳簿義方堂》 宋·胡寅

    萬生天地間,靈者乃知義。
    何獨於義明,而利心亦熾。
    茲焉分兩軌,君子小人異。
    錄義一毛輶,百川利趨亟。

    324 《次制帥所和前韻》 宋·王之望

    圣主憂勤躬萬務,英豪寧許山林住。
    弓旌號召士無留,竹帛功名公所赴。
    天表對揚咨見晚,坤維鎮撫歌來暮。
    雪山增生絕紛埃,蜀道非難履平路。

    325 《寄張珍甫殿院五首》 宋·李流謙

    只有肝嘗露,初無舌悔捫。
    法行功罪竦,令重闕庭尊。
    盡變媮諛俗,仍關佞倖門。
    書生在蓬蓽,此事付能言。

    326 《贈別》 宋·李流謙

    水火氣類感,草木臭味親。
    君看金石交,分篤均天倫。
    朅來東川游,結友輕雷陳。
    諸君盡豪俊,著我漫浪身。

    327 《次石魚》 宋·姜特立

    君不見隴州石魚生地下,中有鰌鯽皆同化。
    又不見衡湘石魚生山中,魚身鱗鬣俱如畫。
    世間何獨此石為魚形,石蛇石蟹皆如生。
    蝦蟆口吻酷肖似,螬蠐動幾能行。

    328 《再賦簡李尉》 宋·李洪

    滿院秋英獨傲霜,恨無醇酒變春江。
    門前催取麻姑榼,席上驚傾道士缸。
    學蹈丘軻難合俗,詩如曹鄶不成邦。
    埋藏自比豐城劒,射斗難占紫氣雙。

    329 《送王粹中教授入蜀》 宋·樓鑰

    萬山四塞圍平陸,大為關中次為蜀。
    我生東南未曾到,蜀士游從聞頗熟。
    自從襄陽上峻途,高欲登天下臨谷。
    女媧大山塞空虛,麻線名堆千萬曲。

    330 《適齋慕香山之高續達哉行集香山詩句次韻》 宋·樓鑰

    脫衣典酒曲江邊,不作閑游即醉眠。
    大抵浮榮何足道,生理何曾得自全。
    朝廷顧我作閑人,髣髴緡錢二三千。
    一種共君官職冷,收得身來已五年。

    331 《送周君可宰會稽》 宋·樓鑰

    作邑誠匪易,況子之稽山。
    銀茜視兩赤,朝家知其難。
    鼎鼎數萬戶,賦重民生囏。
    山陵五云飛,辦護力更殫。

    332 《宿佛日山》 宋·樓鑰

    平生臨平山,知誦藕花句。
    輕帆幾來往,山色澹如故。
    寧知千萬峰,中間著佳趣。
    蕭蕭蒼髯翁,為指花城路。

    333 《贛縣道中有懷晦庵用江東日暮云為韻作五詩寄》 宋·趙蕃

    我行向可許,貢江與章江。
    悠悠異所見,俗變服亦龐。
    定遷本中州,來南已殊邦。
    況此接荒服,寸心那得降。

    334 《贈別吳仲權三首》 宋·趙蕃

    英英延陵家,藹藹宜章縣。
    政用魯諸生,俗今齊一變。
    諸公競推轂,天子思晚見。
    用舍有是夫,交親誰不羨。

    335 《用程季儀送行之韻為別》 宋·趙蕃

    過江今幾年,遺俗不屢見。
    縱余門戶稱,直有冠裳變。
    惟君河洛間,南走楚粵遍。
    雖從科詔求,未脫褐衣賤。

    336 《同成父過章泉用前韻示之》 宋·趙蕃

    頻年盡室依此行,意謝侏儒奉囊粟。
    今當舍竹去作吏,竹為嘿嘿如抱辱。
    嗟我作吏豈俗徒,雖非計然念則熟。
    如聞西江之水深無底,可以濯纓仍濯足。

    337 《艤舟楊口叩居人以休哩縛屋于此何時復去云我》 宋·趙蕃

    戶戶魚蠻子,年年雁泊人。
    生資持網罟,遷徒逐冬春。
    岸俗從渠變,鄉鄰自我親。
    殊勝倦游者,渺渺愧風塵。

    338 《又敘謝》 宋·汪莘

    竹翁惡俗客,屢舉卻塵翁。
    云何一見我,捉手形深睠。
    坐呼蘭溪酒,即取太白勸。
    階前抱關卒,為我顏色變。

    339 《過屈大夫清烈廟下》 宋·魏了翁

    鸞皇棲高梧,那能雇鴟梟。
    椒蘭自昭質,不肯化艾蕭。
    人生同一初,氣有善不善。
    一為君子歸,寧受流俗變。

    340 《撫州崇仁縣玉清觀道士黃石老工古篆以他公父》 宋·魏了翁

    圣學不嗣千余年,并與小學遺其傳。
    其間明道寧乏賢,謂書小伎姑舍旃。
    十字九舛不可鐫,楮生墨墨色有冤。
    動以經史為執言,豈知魏晉幾變遷。

    * 關于變俗的詩詞 描寫變俗的詩詞 帶有變俗的詩詞 包含變俗的古詩詞(416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