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受潮的詩詞(53首)
23
《雜詩》 宋·李復
陽剛形發輝,陰凝體受照。
金魄逆火烏,進退見朒朓。
氣引潮海壯,象推介蟲小。
南北應坎離,東西正昏曉。
24
《多景樓》 宋·倪應淵
狠石蒼頑歲月遙,幾人觸境想英標。
欲知三國興亡事,但看一江來去潮。
南土塵飛通嶺海,中流砥立獨金焦。
云山繞檻期深隱,不受劉安作賦招。
26
《客館》 明·胡安
閑中詩卷愁中酒,漫向殘春惜落花。
栽柳已多陶令宅,藏書將擬鄴侯家。
苔痕受雨初行屐,潮候兼風欲泛槎。
歷歷青山湖上路,似從游子送年華。
27
《半生行》 明·鄭琰
刺促復刺促,哀歌不成曲。
試聽征人歌一聲,切切烏烏淚相續。
吾祖卜地三山麓,世業繁華稱鼎族。
七葉盛文儒,八代承章服。
30
《贈楊滎陽》 明·高啟
嘉陵美山水,亦復富文彥。
楊君產其邦,材拔性高狷。
布衣走名都,早入藝林選。
客屈稷下談,王邀鄴中宴。
31
《丞相信庵趙公哀詩五首》 宋·劉克莊
憶昔東淮羽檄馳,非公受鉞國幾危。
春潮全藉孤舟渡,廈屋曾將一木支。
著白接{上四下離}麾猛將,坑紅衲襖等嬰兒。
揚州遺老聞新訃,猶說平山奏凱時。
33
《題焦山寺》 宋·李呂
水輪依風負坤輿,百川東充同灌輸。
掀巾之陂莽吞受,沃焦之冊初不濡。
云根終古插江湖,狂瀾滔天隨卷舒。
空神回飚避突兀,海門排霄岌相扶。
34
《海鄉竹枝歌》 元·楊維楨
潮來潮退白洋沙,白洋女兒把鋤耙。
苦海熬干是何日?免得儂來爬雪沙。
門前海坍到竹籬,階前腥臊蟛子肥。
亞仔三歲未識父,郎在海東何日歸?海頭風吹楊白花,海頭女兒楊白歌。
36
《榆進望磕山》 宋·陳造
長涂并江沙,我行頗寂寥。
登高望西南,群山如涌潮。
崩騰勢相排,又如群馬驕。
磕山乃孤峙,坐受群山朝。
37
《施磨衲與惠因長老》 宋·曹勛
三韓山川悉漢地,其中佛法亦復然。
王子義天不思議,剪除須發作佛事。
東渡參問三乘法,無為分與最上乘。
喜抱方袍入凈人,有僧蒞敬能攝受。
39
《曉乘大霧訪仲固》 宋·胡寅
稚金不耐老火鑄,有烈秋陽尚驕倨。
汗流亭午憶凄風,氣應佳辰欣白露。
朝來開窗迷眼界,霧色無邊莽回互。
誰為夜半有力者,竅負群山著何處。
* 關于受潮的詩詞 描寫受潮的詩詞 帶有受潮的詩詞 包含受潮的古詩詞(53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