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受性的詩詞(249首)

    101 《運命論》 魏晉·李康

    夫治亂,運也;窮達,命也;貴賤,時也。
    故運之將隆,必生圣明之君。
    圣明之君,必有忠賢之臣。
    其所以相遇也,不求而自合;其所以相親也,不介而自親。

    憂思感慨命運

    102 《訓儉示康》 宋·司馬光

    吾本寒家,世以清白相承。
    吾性不喜華靡,自為乳兒,長者加以金銀華美之服,輒羞赧棄去之。
    二十忝科名,聞喜宴獨不戴花。
    同年曰:“君賜不可違也。

    家訓道理

    103 《與元九書》 唐·白居易

    月日,居易白。
    微之足下:自足下謫江陵至于今,凡枉贈答詩僅百篇。
    每詩來,或辱序,或辱書,冠于卷首,皆所以陳古今歌詩之義,且自敘為文因緣,與年月之遠近也。
    仆既受足下詩,又諭足下此意,常欲承答來旨,粗論歌詩大端,并自述為文之意,總為一書,致足下前。

    104 《絕命詞》 清·袁枚

    賦性生來本野流,手提竹杖過通州。
    飯籃向曉迎殘月,歌板臨風唱晚秋。
    兩腳踢翻塵世路,一肩擔盡古今愁。
    如今不受嗟來食,村犬何須吠不休。

    105 《觀棋大吟》 宋·邵雍

    人有精游藝,予嘗觀弈棋。
    筭馀知造化,著外見幾微。
    好勝心無已,爭先意不低。
    當人盡賓主,對面如蠻夷。

    106 《滿庭芳·人生七十》 元·馬鈺

    人生七十,罕希壽數。
    我今四旬有五。
    一個形骸便是七分入土。
    其馀晚霞殘照,遇風仙、才方省悟。

    107 《滿庭芳·妙行真人》 元·馬鈺

    妙行真人,重陽師父,遇師呂祖玄通。
    十年了道,歸去得乘風。
    一紀三番下界,性正直、凡事依公。
    天上現,無為手段,超顯自然功。

    108 《姑蘇雜詠 太湖》 明·高啟

    長溪如白虹,分走荊霅派。
    具區納群流,襟帶三郡界。
    太虛混鴻蒙,元氣流沆瀣。
    初疑溟渤寬,稍覺云夢隘。

    109 《梅雪堂》 宋·鄭會

    素心甘澹泊,秉節性貞固。
    開堂撫垂云,徘徊閱嘉樹。
    孤根倚絕壁,清光更回互。
    生平鐵石腸,不受纖塵污。
    雇結歲寒盟,相依共遲暮。

    110 《監造御茶有所爭執》 宋·徐璣

    森森壑源山,注注壑源溪。
    修修桐樹林,下蔭茶樹低。
    桐風日夜吟,桐雨灑霏霏。
    千業高一青,一業千萬枝。

    111 《孔雀東南飛》 兩漢·漢無名氏

    序曰:漢末建安中,廬江府小吏焦仲卿妻劉氏,為仲卿母
    所遣,自誓不嫁。
    其家逼之,乃投水而死。
    仲卿聞之,亦

    112 《西江月·有信江頭春色》 宋·陳德武

    有信江頭春色,無憑天上浮云。
    白衣蒼狗又何頻。
    豈是隨風情性。
    法受三千謫路,翻成萬里思親。
    瓜洲中道不逢人。
    誰寄江南春信。

    113 《砥柱峰》 清·嚴遂成

    河從受降城,北折徑南注。
    萬山束縛之,龍性馴不怒。
    及茲下三門,噴礴流懸布。
    砥柱屹當沖,四傍絕依附。

    114 《水崖哭明圃子留》 清·方文

    圣代遺民本不多,頻年鋒鏑又銷磨。
    衰宗尚剩農兼圃,至性同歸笠與蓑。
    只道陽春回律管,豈知長夜閉煙蘿。
    瑤華且受霜風折,冉冉孤根奈若何?

    115 《雜詠十首酬汪鎮卿》 宋·林景熙

    百感湊孤夜,江樓起呼月。
    秋蟲聲轉悲,念此眾芳歇。
    人生非金石,青鬢忽已雪。
    逾淮橘心移。
    出山泉性汩。
    猗蘭抱孤芳,不受宿莽沒。

    116 《絕命詩》 清·通州詩丐

    賦性生來本野流,手提竹杖過通州。
    飯籃向曉迎殘月,歌板臨風唱晚秋。
    兩腳踏翻塵世路,一肩擔盡古今愁。
    如今不受嗟來食,村犬何須吠不休。

    117 《題清芬閣》 宋·長倩

    先生有古風,杳出塵外格。
    猶如陵空鴻,矯矯奮六翮。
    鏘金中律呂,詠性甘糠覈。
    苦調非孟酸,□適鄙韓窄。

    118 《戊申正月初宿休園》 明·蔣山卿

    江村物候又驚新,月色花香并換春。
    自笑無能惟野性,熟知有味是閑身。
    茅檐遲日遍宜懶,竹院風清不受塵。
    終日閉門常謝客,只應酒伴得相親。

    119 《偈二首》 宋·釋守道

    不從一地至一地,寂滅性中寧有位。
    釋迦稽首問然燈,仁者何名為受記。

    120 《成都書事百韻》 宋·薛田

    混茫丕變造西阡,物象熙熙被一川。
    易覺錦城銷白日,難歌蜀道上青天。
    云敷牧野耕桑雨,柳拂旗亭市井煙。
    院鎖玉溪留好景,坊題金馬促繁弦。

    * 關于受性的詩詞 描寫受性的詩詞 帶有受性的詩詞 包含受性的古詩詞(249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