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受器的詩詞(115首)

    21 《初授拾遺》 唐·白居易

    奉詔登左掖,束帶參朝議。
    何言初命卑,且脫風塵吏。
    杜甫陳子昂,才名括天地。
    當時非不遇,尚無過斯位。

    22 《和答詩十首·答桐花》 唐·白居易

    山木多蓊郁,茲桐獨亭亭。
    葉重碧云片,花簇紫霞英。
    是時三月天,春暖山雨晴。
    夜色向月淺,暗香隨風輕。

    23 《奉和魯望讀陰符經見寄》 唐·皮日休

    三百八十言,出自伊祁氏。
    上以生神仙,次云立仁義。
    玄機一以發,五賊紛然起。
    結為日月精,融作天地髓。

    24 《奉和魯望讀陰符經見寄》 唐·皮日休

    三百八十言,出自伊祁氏。
    上以生神仙,次云立仁義。
    玄機一以發,五賊紛然起。
    結為日月精,融作天地髓。

    詠物梅花

    25 《蒙求》 唐·李瀚2

    王戎簡要,裴楷清通。
    孔明臥龍,呂望非熊。
    楊震關西,
    丁寬易東。

    26 《鷦鷯賦》 魏晉·張華

    鷦鷯,小鳥也,生于蒿萊之間,長于藩籬之下,翔集尋常之內,而生生之理足矣。
    色淺體陋,不為人用,形微處卑,物莫之害,繁滋族類,乘居匹游,翩翩然有以自樂也。
    彼鷲鶚驚鴻,孔雀翡翠,或淩赤霄之際,或托絕垠之外,翰舉足以沖天,觜距足以自衛,然皆負矰嬰繳,羽毛入貢。
    何者?有用于人也。

    書信思友

    27 《西征賦》 魏晉·潘安

    歲次玄枵,月旅蕤賓,丙丁統日,乙未御辰。
    潘子憑軾西征,自京徂秦。
    乃喟然嘆曰:古往今來,邈矣悠哉!寥廓惚恍,化一氣而甄三才。
    此三才者,天地人道。

    詠史寫景

    28 《三都賦》 魏晉·左思

    總序
    蓋詩有六義焉,其二曰賦。
    楊雄曰:“詩人之賦麗以則。
    ”班固曰:“賦者,古詩之流也。

    辭賦精選地名言志諷刺

    29 《番禺調笑》 宋·洪適

    句隊蓋聞五嶺分疆,說番禺之大府;一尊屬客,見南伯之高情,摭遺事于前聞,度新詞而屢舞。
    宮商遞奏,調笑入場。
    羊仙黃木灣頭聲B278B278然。
    碧云深處起非煙。

    30 《陳涉世家》 兩漢·司馬遷

    陳勝者,陽城人也,字涉。
    吳廣者,陽夏人也,字叔。
    陳涉少時,嘗與人傭耕,輟耕之壟上,悵恨久之,曰:“茍富貴,無相忘。
    ”傭者笑而應曰:“若為傭耕,何富貴也?”陳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二世元年七月,發閭左適戍漁陽九百人,屯大澤鄉。

    初中文言文詠史傳記敘事

    31 《過秦論》 兩漢·賈誼

    上篇
    秦孝公據崤函之固,擁雍州之地,君臣固守以窺周室,有席卷天下,包舉宇內,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
    當是時也,商君佐之,內立法度,務耕織,修守戰之具;外連衡而斗諸侯。
    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

    高中文言文古文觀止議論

    32 《送薛存義序》 唐·柳宗元

    河東薛存義將行,柳子載肉于俎,崇酒於觴,追而送之江滸,飲食之。
    且告曰:“凡吏于土者,若知其職乎?蓋民之役,非以役民而已也。
    凡民之食于土者,出其什一傭乎吏,使司平于我也。
    今我受其直,怠其事者,天下皆然。

    送別序文

    33 《馮諼客孟嘗君》 先秦·佚名

    齊人有馮諼者,貧乏不能自存,使人屬孟嘗君,愿寄食門下。
    孟嘗君曰:“客何好?”曰:“客無好也。
    ”曰:“客何能?”曰:“客無能也。
    ”孟嘗君笑而受之曰:“諾。

    古文觀止歷史故事寫人

    34 《樂毅報燕王書》 先秦·佚名

    昌國君樂毅,為燕昭王合五國之兵而攻齊,下七十馀城,盡郡縣之以屬燕。
    三城未下,而燕昭王死。
    惠王即位,用齊人反間,疑樂毅,而使騎劫代之將。
    樂毅奔趙,趙封以為望諸君。

    古文觀止書信

    35 《伯夷列傳》 兩漢·司馬遷

    夫學者載籍極博。
    尤考信于六藝。
    《詩》、《書》雖缺,然虞、夏之文可知也。
    堯將遜位,讓于虞舜,舜、禹之間,岳牧咸薦,乃試之于位,典職數十年,功用既興,然后授政。

    古文觀止寫人傳記

    36 《治安策》 兩漢·賈誼

    臣竊惟事勢,可為痛哭者一,可為流涕者二,可為長太息者六,若其它背理而傷道者,難遍以疏舉。
    進言者皆曰天下已安已治矣,臣獨以為未也。
    曰安且治者,非愚則諛,皆非事實知治亂之體者也。
    夫抱火厝之積薪之下而寢其上,火未及燃,因謂之安,方今之勢,何以異此!本末舛逆,首尾衡決,國制搶攘,非甚有紀,胡可謂治!陛下何不一令臣得熟數之于前,因陳治安之策,試詳擇焉!夫射獵之娛,與安危之機孰急?使為治勞智慮,苦身體,乏鐘鼓之樂,勿為可也。

    古文觀止策略公文

    37 《為徐敬業討武曌檄/代李敬業討武曌檄》 唐·駱賓王

    偽臨朝武氏者,性非和順,地實寒微。
    昔充太宗下陳,曾以更衣入侍。
    洎乎晚節,穢亂春宮。
    潛隱先帝之私,陰圖后房之嬖。

    古文觀止檄文諷刺寫人

    38 《梓人傳》 唐·柳宗元

    裴封叔之第,在光德里。
    有梓人款其門,愿傭隙宇而處焉。
    所職,尋、引、規、矩、繩、墨,家不居礱斫之器。
    問其能,曰:“吾善度材,視棟宇之制,高深圓方短長之宜,吾指使而群工役焉。

    古文觀止寫人故事寓理

    39 《天問》 先秦·屈原

    曰:遂古之初,誰傳道之?
    上下未形,何由考之?
    冥昭瞢暗,誰能極之?
    馮翼惟象,何以識之?

    楚辭

    40 《勾踐滅吳》 先秦·佚名

    越王勾踐棲于會稽之上,乃號令于三軍曰:“凡我父兄昆弟及國子姓,有能助寡人謀而退吳者,吾與之共知越國之政。
    ”大夫種進對曰:“臣聞之,賈人夏則資皮,冬則資絺,旱則資舟,水則資車,以待乏也。
    夫雖無四方之憂,然謀臣與爪牙之士,不可不養而擇也。
    譬如蓑笠,時雨既至,必求之。

    高中文言文勵志歷史故事

    * 關于受器的詩詞 描寫受器的詩詞 帶有受器的詩詞 包含受器的古詩詞(115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