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取透的詩詞(123首)

    101 《送沈保叔國諭試藝右庠》 宋·蒲壽宬

    讀書讀心不讀跡,以言易言竟何益。
    射弓射志不射箭,以力假力何足羨。
    因蹄得兔蹄安用,以虎視石虎則中。
    設科取藝良已拘,分毫得失如摴蒲。

    102 《羅稚川善畫作此贈之》 宋·趙文

    吾觀天地間,一一皆是畫與詩。
    渝川有二羅,畫得天地之英奇。
    大羅詩名撼湖海,小羅天機勃郁不得已而水墨之。
    搖毫造化已破碎,灑墨元氣為淋漓。

    103 《歸釣吟》 宋·華岳

    我生本是絲綸客,嘗抱絲綸釣王國。
    膠庠雖識姚有虞,載車未遇周西析。
    抱琴歸去古江邊,江頭風月猶依然。
    江風刮岸岸如削,江月照人人未眠。

    104 《驀山溪·公尋做作》 元·王哲

    公尋做作,認取烏兔。
    上下要沖和,更左右、交加龍虎。
    搬傳大藥,須是入紅爐,成鍛煉,變銀霜,一朵金花聚。
    清香遠遠,透過昆侖去。

    105 《永遇樂·正好回頭》 元·王哲

    正好回頭,堪當下手,搜尋密妙。
    此個圓成,無教沉溺,須是令分曉。
    火坑休認,凡籠莫入,兩事銳然先跳。
    惺來后、贏取三光,時時頂戴相照。

    106 《喜適鶯 贈道友》 元·王哲

    問公為善。
    這大道無方,如何回轉。
    猛舍浮華,搜尋玄妙,閑里做成修練。
    認取起初真性,捉住根源方便。

    107 《浪淘沙 火里生蓮》 元·王哲

    陽氣透蒼天。
    照照綿綿。
    地戶猛焰亦如然。
    發出水中真覺性,一朵紅蓮。
    早早認清泉。
    結取因緣。
    烏龜口內吐靈煙。
    助正丹田香馥郁,葉葉新

    108 《滿庭芳 證仙果》 元·馬鈺

    牝鎖玄通,龍奔虎走,微微調息綿綿。
    清風透戶,不放馬猿顛。
    姹女嬰兒相遇,論清凈、至妙根源。
    無作做,自然成道,決上大羅天。

    109 《桃源憶故人 勸長安三壇李法師》 元·馬鈺

    李公知觀聽予勸。
    只恁未為長便。
    悟取水云清淺。
    玄妙心通顯。
    木人手段非凡箭。
    便把三乘救援。
    射透個中宮殿。
    得見如來面。

    110 《沁園春·金闕瓊樓》 元·侯善淵

    金闕瓊樓,寶殿香云,朝現玉虛。
    *參鸞駕鳳,霓環佩響,天真謫降,久匿凡軀。
    頓覺寂然,靈光透體,混合玄元出有無。
    飛神劍,向龍宮海藏,奈取明珠。

    111 《玉籠璁》 元·侯善淵

    守清凈,憑志懇,絕盡荒淫。
    持內境,月透雙林。
    玉童戲,遙指處,碧潭波心。
    撈*取起,水中金。
    靈寶燦,慧燈明,神光相任。
    對面有,沒人推尋。
    君還省,明了了,災禍不侵。
    龍虎伏,鬼神欽。

    112 《石首春魚梅魚三物形狀如一而大小不同爾因賦》 宋·張镃

    遐陬編戶居海濱,不但生涯仰蝦蟹。
    煮鹽成雪雪成堆,清曝群魚趨市賣。
    其間石首最得名,隨潮百萬鼙鼓聲。
    長艫巨艑斗截取,急逐風便來王城。

    113 《宿吳江縣》 宋·張镃

    既望月輪遲未上,更深闊港喧輕浪。
    舟人慣夜自牽撐,卻嫌炬火光搖晃。
    長橋千柱過頃刻,良久陰輝弄云黑。
    漁家裹鮓縛蟹來,波系松鱸取艱得。

    114 《俞玉汝以詩編來因次卷首韻》 宋·張镃

    我生癖耽詩,極力參古意。
    寥寥千百年,所取僅三四。
    此言或是癡,的確有見地。
    大雅既不作,少陵得深致。

    115 《深冬》 宋·艾性夫

    凍透松邊屋兩間,孤床盤礴數更闌。
    無情風雪偏欺老,經亂衣裘不御寒。
    春意一爐紅榾柮,故人兩坐綠蒲團。
    敲冰自換甆瓶水,浸取梅花仔細看。

    116 《偈頌八十七首》 宋·釋慧開

    日月循環成底事,衲僧切忌眼麻迷。
    真饒透徹威音外,也落儂家第二要。
    急薦取,莫遲疑。
    坐看東君行正令,大鵬一舉到天池。

    117 《偈頌九首》 宋·釋如凈

    鉆冰取火憑誰信,拚命工夫入死門。
    脫體一交翻得活,金剛正焰透乾坤。

    118 《偈頌一百零二首》 宋·釋紹曇

    不擬寒山落韻詩,未傳盧老潑禪衣。
    腳頭活取通宵路,來透庭前劃草機。

    119 《李總干遺詩十四句師於一句之下加頌七句》 宋·釋印肅

    靜坐取片時,妄想自家知。
    心口兩不同,修行不透機。
    明朝與后日,作個野狐貍。
    困果全不落,百丈一言迷。

    120 《達理歌》 宋·釋印肅

    普庵識心達理,不是胡言亂語。
    教化三千大千,個個透泥入水。
    應無所住生心,更不祭神拜鬼。
    時中凈念法身,何假燒錢化紙。

    * 關于取透的詩詞 描寫取透的詩詞 帶有取透的詩詞 包含取透的古詩詞(123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