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取說的詩詞(585首)
562
《達理歌》 宋·釋印肅
普庵識心達理,不是胡言亂語。
教化三千大千,個個透泥入水。
應無所住生心,更不祭神拜鬼。
時中凈念法身,何假燒錢化紙。
564
《同輪歌》 宋·釋印肅
應機互換不空同,任運隨時轉此公。
豈用千尋麻索拽,指端輕撥滿寰中。
活潑潑,耀玲瓏,相繼聯綿不斷窮。
566
《偈頌十四首》 宋·釋宗杲
無上在涅槃,圓明常寂照。
凡愚謂之死,外道執為斷。
諸求一乘入,目以為無作。
盡屬情所計,六十二見本。
568
《魏侍郎凈心閣》 宋·釋宗杲
偉哉廣大寂滅心,譬如虛空不分別。
擬心求凈即染污,況復比倫諸佛土。
又如夢中所見物,所見是有不可取。
如是通達無有疑,凈心之義炳然現。
569
《舟峰長老求贊》 宋·釋宗杲
蕭蕭灑灑,有取有舍。
藞藞苴苴,無真無假。
客來須看,賊來須打。
一條竹蓖,天上天下。
背觸當鋒,任人酬價。
咄哉村僧,少說大話。
龜年收取掛高,從他贊嘆從他罵。
570
《巾山行同王監簿作》 宋·舒岳祥
皇華真人游海東,云行急疾去若風。
蜺旌羽節追不及,飄遙雙幘墮碧空。
六丁六甲不得取,化作兩峰撐青紅。
至今八面各變態,隱見有無橫復縱。
571
《緣識》 宋·宋太宗
一身獨善欲何之,爭及衣冠解撫綏。
浮世淺情無限量,愚蒙自是不相規。
直須憑仗分明說,詰取靈源問得知。
要覓洞中閑日月,除將濟事謾非為。
572
《逍遙詠》 宋·宋太宗
十洲洞府養神仙,幾說桑田屢變遷。
老才商周為柱史,劉安拔宅上青天。
名山隱遁非堪守,煉藥修真本自然。
想取儀形通感應,徒勞運智亂烹煎。
573
《逍遙詠》 宋·宋太宗
道妙懷真紀異常,人間天上若存亡。
潛機物類多中覷,納取虛無定久長。
碧落遨游歸洞府,黃金不買自馨香。
參同契合諸經說,精魄奪來爛紫光。
574
《逍遙詠》 宋·宋太宗
逍遙但信莫狐疑,天自高兮地本卑。
曉取聲聞歸至道,從來法則盡如斯。
物情運化真純理,謾說周遮問不知。
性識賢愚俱一體,善緣惡業影相隨。
575
《逍遙詠》 宋·宋太宗
一身獨善欲何之,爭及衣冠解撫綏。
浮世淺清無限量,愚蒙自是不相規。
直須憑仗分明說,詰取靈源問得知。
要覓洞中閑日月,除將濟事謾非為。
576
《編聯偶作》 宋·蘇籀
躭飫神奇致,思研理趣幽。
崎嶇由考仿,勉勵似鉏耰。
明耀鑒頻拭,醇精酒屢酘。
編聯存只字,解悟失全牛。
578
《釂飲一首》 宋·蘇籀
珠零醇碧郁春槽,矯首梅林釂自陶。
橫槊未應隨李廣,團詞亦足擬王襃。
俯從觴詠山陰禊,遙說笙簧錦里遨。
取次難論御戎策,豈知蛙臛鱣鯖臊。
580
《寄何宣仲》 宋·王洋
同年進士同壇僧,暫聯戢戢如浮萍。
一從仕版祗事役,往往牢落如膽星。
假能作意篤恩好,言語不過時芳馨。
死一貴賤兩乖角,黃鐘可扣非柔莛。
* 關于取說的詩詞 描寫取說的詩詞 帶有取說的詩詞 包含取說的古詩詞(585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