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取裝的詩詞(101首)
81
《次諸公詩韻》 宋·陳造
墻圍護風煙,檐影納紅綠。
城西百弓地,論價指和玉。
滄浪取具體,輞川儼遺躅。
年時得小憩,振衣休汗足。
82
《寄程安撫》 宋·陳造
歸袖翩翩去誰御,篝燈熒熒翳復吐。
取道言從草市西,問津更訪修竹塢。
殘夢欻過均州山,殺更尚數襄陽鼓。
盎盎屯云連遠岫,剪剪北風斜細雨。
83
《送演上人》 宋·王灼
整整袈裟團團笠,覆此短小精悍質。
誰知意氣解摩云,羞對諸兒戀鄉邑。
江南蕭寺不知數,據堂說法盡龍虎。
只應飽取一味禪,斷卻從來巧章句。
晝短天寒無定程,孤舟尚倚裝齊輕。
玉泉度歲亦良策,好在沙頭春水生。
84
《石經堂》 宋·李石
我來一登石經堂,從以諸生行兩廡。
諸生讀經半白頭,問以始終箝不語。
我聞此經昔中都郎中所隸乃其祖。
邇來離亂已亡失,
86
《陳順之靈壁石硯山》 宋·樓鑰
名畫法書環四壁,中有米家真寶石。
群峰森聳外澗流,他物雖奇敢爭席。
舊屬半山老仙人,佛印乞之如乞鄰。
阿章有力負之走,一時攘取成紛綸。
87
《次韻胡元用末利花》 宋·樓鑰
殘暑未盡秋欲來,玉刻萬葉瓊英開。
孤標雅韻一枝足,江上紫翠空成堆。
素娥長與明月約,青女細把輕綃裁。
主人好事趁時買,買置此地真宜哉。
90
《謝阮儒隱為畫墨梅床屏》 宋·王邁
想當爭衣盤礴下筆時,吸取清氣入肝脾。
先融雪嶺作墨黑池,坐變秋陽成春暉。
使我初見渾不疑,旋覺風骨全是顏容非。
恍如晏支馬上坐明妃,緇塵生汗白玉肌。
91
《和知宗喜雨》 宋·陽枋
江海人推百谷王,可無膏澤惠炎方。
五龍行水蘇將槁,萬頃秧田喜浸昌。
不用飲冰被祛內,急須沽酒做新涼。
卻愁好雨催詩句,愧乏良材取次裝。
93
《贈郵文秀才》 宋·姚勉
風行水上真文章,不羽不脛游四方。
妙語綴入牙頰香,意有佳客揚其芳。
美君金璧不愿將,多文為富紛儲藏。
牙簽玉軸緗縹囊,書船貫月飛虹光。
94
《和王宗禮送行韻》 宋·王炎
羊腸官路困躋攀,為米低頭亦厚顏。
尚欲束裝趨帝闕,未能盡室返家山。
青云新貴爭先進,空谷幽人去不還。
我獨行藏兩無取,狐疑丘壑市朝間。
95
《別林肅翁》 宋·陳藻
滿懷裝貨出門前,多寡相酬應世緣。
取友無他惟會理,逢僧只此是談禪。
樂生個里慚愧,用向稠中足裹纏。
便謝化工分付足,莫言行李去蕭然。
96
《訟田行》 宋·陳藻
樂軒世俗文不工,場屋此生難遭逢。
百年餓死真可惜,人命只在田畝中。
遠行直到西融州,客裝收拾來歸休。
江灘象窟百無憂,卻陷人心危險頭。
99
《食枸杞菊》 宋·陳棣
君不見天隨有宅松江曲,屋隙墻陰多杞菊。
課兒采掇入杯盤,匕箸芳香勝粱肉。
又不見坡公昔佩刺史符,賓客少至無與娛。
偶餐杞菊作后賦,捫腹噎哎猶軒渠。
100
《八月過西林一首》 宋·王阮
似應水鷺有前期,裝點秋原景最宜。
落雨敗梧隨沆瀣,牽風寒藻舞淪漪。
流旋碧玉渠初滿,剝盡黃花稻已衰。
海里是非休苦惱,不如學取步兵癡。
* 關于取裝的詩詞 描寫取裝的詩詞 帶有取裝的詩詞 包含取裝的古詩詞(101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