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安林下樂樵漁,底事牽來剖竹符。道院固知人少訟,豐年何幸俗多娛。頭隨野鶴穿花徑,靜看游魚戲玉壺。卻愧此身猶束縛,未能歸去老江湖。
中山老穎初得君,姬姓之毛遂無聞。疏封新賜管城爵,待詔嘗趨金馬門。胡為得此色為動,引赴幽人春草夢。新詩更許窺豹管,淺識當憑發醯罋。
登山臨水遠送君,征鴻掠天不堪聞。臨岐握手惜此別,車已載脂仆在門。驪歌未殘心欲動,剪燭夜談如昨夢。茂林已掃山陰跡,地黃猶注床頭甕。
五千經卷乃吾心,眼力年來卻不勝。且學趙州看半藏,從教舍利說三乘。循行數字難成佛,兀坐焚香也似僧。此法本來無所得,多生受記有燃燈。
楩機動霜雪,用之可以大。蓬蒿束縛之,世亦安取代。
明經取青紫,此諺亦已鄙。至或師初錄,棄彼嘗在此。
江南千萬山,何許為吾棲。深林與豐草,本自麋鹿宜。長安冠蓋場,誰識杜拾遺。日赴鄭老飯,未救方朔饑。
樹樹山礬落,枝枝繞繭開。論香寧敢輩,取用實能皆。白屋珍姚魏,朱門賤草萊。勿嫌卑薄域,解產棟梁才。
久不觀陶詩,仿佛如前生。忽此迫重九,意是渠所我。我方臥病中,齋居忘昏明。不知檐雨落,但覺奔濤聲。
皇天平四時,不以秋先春。仁人奉天職,不以德后刑。次序固云然,表里元相因。方春布陽煒,萬物皆精神。
海蠃風味冠東瀛,一種俱從香得名。畢卓醉醒甕猶臥,左車生致鼎堪烹。受餐敢返盤持璧,執訊不妨詩報瓊。有命其言君聽取,一生一死見交情。
此花此月,一段風流徹。 更好參橫斗轉,更漏斷、人聲絕。 有誰秋共潔,籬菊相將發。 留取歲寒心事,待此際、向君說。
掛冠與結綬,孰者為良圖。忍貧殊亦難,乃有山水娛。一官落世網,耳目皆非吾。以此裁量之,回也終不愚。
澡身乎書圃,晞發於禮園。靜中觀我生,父乾而母坤。寧不自愛重,日夕聲利昏。前修亦人耳,而我何沄沄。
我觀眾草樹,等是氣所囿。蓬茅一何荒,桃李一何秀。榮悴固不齊,受命了無繆。所以山中人,翩然拂歸袖。
往年鄭子真,口語掛吏文。寧知世間事,變化紛如云。有司出納吝,但守吾見聞。參互漏一錢,怒氣欲嚼齦。
人生朝陽露,物變水上波。茫茫宇宙閒,如此道義何。
書窗二尺檠,爐亭一樽酒。別去七十年,此樂重回首。
爾來魯泮新,快睹戴席重。下舂分尺光,乃與此際逢。
吾觀天地間,一一皆是畫與詩。渝川有二羅,畫得天地之英奇。大羅詩名撼湖海,小羅天機勃郁不得已而水墨之。搖毫造化已破碎,灑墨元氣為淋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