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取曉的詩詞(421首)
361
《暇日游石門用前韻》 宋·李彌遜
曉御欲隨風腳來,報晴烏鵲入桅催。
松幢竹蓋寶坊近,石壁云關塵境回。
山氣得春濃勝酒,花光帶月冷過梅。
卻收眼力尋歸路,惜取馀青莫浪開。
363
《深正卿得男以詩慶之》 宋·仲并
乃翁壁立千仞余,乃翁摛章錦不如。
英風雅韻來無盡,川媚還復生明珠。
華堂寧無侍巾櫛,娉婷試問誰空姝。
嬋娟深鎖人不見,忽驚清曉懸門弧。
365
《再和》 宋·王之望
珠璣百斛何人付,公有詩筒來不住。
出塵秀句若霞摛,走筆豪篇逾響赴。
吟字一字不知老,朝作千篇猶未暮。
秋天鴻鵠翥浮云,平地驊騮驅熟路。
366
《送王正言守永嘉》 宋·樓鑰
江頭潮生江月小,暝煙綠暗垂楊道。
有客扁舟送史君,道傍不怕揶揄笑。
向來一別三換歲,正喜情親得傾倒。
吏民引頸望旌麾,空有離愁滿懷抱。
368
《次韻斯遠見寄》 宋·趙蕃
天地如許寬,出門自無之。
筠窗書味長,靠壁筇一枝。
吾曹本通脫,孰謂書有色。
但取翰墨娛,且然相主客。
霜檐曉皚皚,落葉擁不開。
門開有竹跡,元是題詩來。
369
《口占示成父》 宋·趙蕃
雨暴落何方,空成掣電光。
凄涼風陡變,黯黮月微妨。
就取征衣蓋,共談三徑荒。
蟬連幾徹曉,有恨故悢悢。
370
《禱雨題張王廟》 宋·葉適
夏至老秧含寸荑,平田回回不敢犁。
群農無計相聚泣,欲將淚點和乾泥。
祠山今古同一敬,簽封分明指休證。
傳言杯珓三日期,注綆翻車連曉暝。
371
《虎長老修雙峰》 宋·葉適
九州大麓標山經,早與天地同垂名。
雁蕩初傳晚唐世,掩抑眾岳夸神靈。
豈非龍伯所播遷,海水枯竭久乃成。
窮皺石怪呈萬巧,宛取物似羅千形。
372
《晨興散步》 宋·鄭清之
軟紅銷盡利名韁,興到湖山取次行。
萬馬拍堤春浪起,一龜曝日曉峰橫。
客中寢飯根塵寂,雪后松篁意氣生。
身是定僧無欠剩,惟余雙鶴報寒更。
377
《桃蹊梅塢》 宋·王邁
疏疏密自成行,共趁春妍斗曉妝。
移得武陵溪上種,傳來大庾嶺頭香。
玄都道士風流別,東閣詩人興味長。
喚取園丁勤物色,合將何樹比甘棠。
378
《瞿唐峽》 宋·陽枋
壁絕書昏明,猿高仿佛音。
不關天宇窄,自是峽流深。
既曉遲朝日,未西還夕陽。
扁中舟涉險,憑取有孚心。
379
《戴式之垂訪村居》 宋·周弼
故人手持一緘書,扁舟清晨造我廬。
為問舟從何方來,欲應未卜先知應先長吁。
長安平旦朱門開,曳裾靸履喧春雷。
獨有詩人貨難售,朔雪寒風常滿袖。
380
《自和》 宋·李曾伯
北帝東皇競化工,六花吹滿鬢毛松。
誰令霓衛鋪張曉,來與牛鞭斷送冬。
寶歷明朝新紀鳳,珠宮昨夜起驪龍。
驅寒乞取酒泉郡,何必荊州萬戶封。
* 關于取曉的詩詞 描寫取曉的詩詞 帶有取曉的詩詞 包含取曉的古詩詞(421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