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取回的詩詞(855首)

    841 《因覽仰山小釋迦語成唱道二首》 宋·釋正覺

    脫盡諸緣空不空,杳無邊表喻難同。
    須知月蚌腸中物,體取云犀角里通。
    建化何妨行鳥道,回途復妙顯家風。
    太平游子歸來也,云鬢霜眉內轉功。

    842 《送智遷首座》 宋·釋重顯

    云蘿杳杳藏巖曲,碧疊清飛冷相促。
    瘦藤輕衲休便休,短焰殘芳續何續。
    禪家本自冥羈絆,洲渚園林曾不憚。
    十影神駒立海涯,五色祥麟步天岸。

    843 《罪言》 宋·舒岳祥

    匪兕匪虎吾道非,鸜之鵒之侯不歸。
    山南山北靡有定,瀼東瀼西生計微。
    頹墻宿莽露泥泥,荒田野菊秋菲菲。
    和止安息,我行安之。

    844 《母氏生朝會同官》 宋·孫應時

    樂回和氣作春溫,香裊禪云映酒尊。
    盛事同官皆有母,可人今歲喜生孫。
    一杯首奉吾親壽,百拜心知造物恩。
    看取朱顏長不老,年年賓客醉盈門。

    845 《同邱直長和歐公三游洞韻》 宋·孫應時

    維舟下牢關,散策上西嶺。
    天風吹我裳,恍惚非人境。
    丹崖翠壁明空山,呀然洞府蔥蘢間。
    珊瑚為門玉為里,石骨千年凝綠髓。

    846 《陳道士年十三骨氣有異弈棋得妙處鮮能對者推》 宋·王洋

    一枰局上無多岐,世人到此懷自疑。
    方圓動靜曾未識,生死眼前那得知。
    長頭道士年十三,眼如巖電光爛爛。
    已將雙腳落城市,猶自面目藏煙嵐。

    847 《凝云堂》 宋·王洋

    浮云蹤跡真何處,會若無心是同住。
    此間我若解忘情,應與閑云共來去。
    面山結屋開虛明,屈伸與我同太清。
    紅塵洗淡一翻手,悠然適見云平凝。

    848 《戲鄭曾二老》 宋·王洋

    兩編千片白雪繭,六百二斗青銅錢。
    不辭破費十日產,要向幾上追前賢。
    前賢已死不可慕,世上流傳只佳句。
    不尋斷簡賞心符,定自前賢無覓處。

    849 《仆近還舍似一篇餉秀實蒙以兩篇見酢謹用前韻》 宋·王洋

    春行日日度芳林,僧夢回看午轉陰。
    閑喜林塘多靜態,忙輸蜂蝶見花心。
    三杯酒后逢人醉,幾首詩多取意吟。
    慚愧孟郊三百首,何人收拾薦薰琴。

    850 《黃山》 宋·楊公遠

    古今墨客兼騷客,推許黃山甲眾山。
    三十六峰層漢外,百千萬岫亂云間。
    煉丹帝往名長在,搗藥仙歸臼已閒。
    葉落花開人寂寂,雄鳴雌和鳥關關。

    851 《參議李郎中惠示古律詩兩巨軸次韻首篇奉酬》 宋·喻良能

    鄴中七雄跡既掃,謝樓夢斷池塘草。
    仙李詩人麻竹多,佳句唯傳杜陵老。
    省郎句法專后來,壓盡今世詩流才。
    并刀翦水有佳致,月中聚雪無纖埃。

    852 《試院一首》 宋·喻良能

    南國諸侯老賓客,霜葉青衫頭雪白。
    繡衣使者急搜賢,又向文場三捧檄。
    全閩多士如鄧林,大廈度材慚匠石。
    細看太白日萬言,時取武成二三策。

    853 《過雨頂山》 宋·袁說友

    直上風頂山,如接天上主。
    環觀千里內,此山峙為主。
    循披下山脊,翠石滿原膴。
    巉巖巧雕刻,詭特效蟠舞。

    854 《傚東坡從歐陽公詠雪體不用鹽玉鶴鷺絮蝶飛舞》 宋·袁說友

    樓頭一夜寒聲促,但怪重衾慣藏六。
    小窗起聽枯葉鳴,更覺凝寒透肌粟。
    乃知龍公修故事,幻作輕細巧翻覆。
    摶空積勢欺檐楹,過眼隨風滿坑谷。

    855 《別陸德隆黃叔萬》 宋·曾豐

    辛丑隨浮梗,鐘陵得盍簪。
    潛藩門若市,斂板客如林。
    氣宇黃陂闊,詞源陸海深。
    二豪談正劇,一坐口俱瘖。

    * 關于取回的詩詞 描寫取回的詩詞 帶有取回的詩詞 包含取回的古詩詞(855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