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叔叔的詩詞(3092首)

    161 《寄從叔》 唐·杜荀鶴

    三族不當路,長年猶布衣。
    苦吟天與性,直道世將非。
    雁夜愁癡坐,漁鄉老憶歸。
    為儒皆可立,自是拙時機。

    162 《別從叔》 唐·杜荀鶴

    立馬不忍上,醉醒天氣寒。
    都緣在門易,直似別家難。
    世路既如此,客心須自寬。
    江村亦饑凍,爭及問長安。

    163 《投從叔補闕》 唐·杜荀鶴

    吾宗不謁謁詩宗,常仰門風繼國風。
    空有篇章傳海內,更無親族在朝中。
    其來雖愧源流淺,所得須憐雅頌同。
    三十年吟到今日,不妨私薦亦成公。

    164 《家叔南游卻歸因獻賀》 唐·韋莊

    繚繞江南一歲歸,歸來行色滿戎衣。
    長聞鳳詔征兵急,何事龍韜獻捷稀。
    旅夢遠依湘水闊,離魂空伴越禽飛。
    遙知倚棹思家處,澤國煙深暮雨微。

    165 《吊膳曹從叔郎中》 唐·李洞

    華省支殘俸,寒蔬辦祭稀。
    安墳對白閣,買石折朱衣。
    蜀客彈琴哭,江鷗入宅飛。
    帆吹佳句遠,不獨遍王畿。

    寫山喜悅

    166 《賀昭國從叔員外轉本曹郎中》 唐·李洞

    苔砌塔陰濃,朝回尚叫蛩。
    粟征山縣欠,官轉水曹重。
    燈照樓中雨,書求海上峰。
    詩家無驟顯,一一古人蹤。

    167 《上昭國水部從叔郎中》 唐·李洞

    極南極北游,東泛復西流。
    行匝中華地,魂銷四海秋。
    題詩在瓊府,附舶出青州。
    不遇一公子,彈琴吊古丘。

    168 《送從叔書記山陰隱居》 唐·李洞

    山頂絕茅居,云泉繞枕虛。
    燒移僧影瘦,風展鷺行疏。
    卷箔清江月,敲松紫閣書。
    由來簪組貴,不信教猿鋤。

    169 《春秋戰國門·公叔》 唐·周曇

    吳起南奔魏國荒,必聽公叔失賢良。
    無謀縱欲離安邑,可免河溝徙大梁。

    170 《春秋戰國門·鮑叔》 唐·周曇

    忠臣祝壽吐嘉詞,鮑叔臨軒酒一卮。
    安不忘危臣所愿,愿思危困必無危。

    171 《春秋戰國門·叔向》 唐·周曇

    重祿存家不敢言,小臣憂禍亦如然。
    明開諫諍能無罪,只此宜為理國先。

    172 《春秋戰國門·孫叔敖》 唐·周曇

    童稚逢蛇嘆不祥,慮悲來者為埋藏。
    是知陽報由陰施,天爵昭然契日彰。

    173 《春秋戰國門·顏叔子》 唐·周曇

    夜雨鄰娃告屋傾,一宵從寄念悲驚。
    誠知獨處從燒燭,君子行心要自明。

    174 《失題(一作陳叔寶詩)》 唐·方棫

    午醉醒來晚,無人夢自驚。
    夕陽如有意,長傍小窗明。

    175 《從蕭叔子聽彈琴,賦得三峽流泉歌》 唐·李冶

    妾家本住巫山云,巫山流泉常自聞。
    玉琴彈出轉寥夐,直是當時夢里聽。
    三峽迢迢幾千里,一時流入幽閨里。

    176 《答徐廣叔四問》 唐·靈澈

    童子出家無第行,隨師乞食遣稱名。
    長沙豈敢論年幾,絳老惟知甲子生。

    秋天寫景抒情憂國憂民組詩

    177 《答徐廣叔四問》 唐·靈澈

    童子出家無第行,隨師乞食遣稱名。
    長沙豈敢論年幾,絳老惟知甲子生。

    178 《送韋參軍江陵(一作戴叔倫詩)》 唐·清江

    槐花落盡柳陰清,蕭索涼天楚客情。
    海上舊山無的信,東門歸路不堪行。
    身隨幻境勞多事,跡學禪心厭有名。
    公子道存知不棄,欲依劉表住南荊。

    179 《冬日送顏延之明府撫州覲叔父》 唐·皎然

    臨川千里別,惆悵上津橋。
    日暮人歸盡,山空雪未消。
    鄉云心渺渺,楚水路遙遙。
    林下方歡會,山中獨寂寥。
    天寒驚斷雁,江信望回潮。
    歲晚流芳歇,思君在此宵。

    180 《送柳察諫議叔》 唐·皎然

    東城南陌強經過,怨別無心亦放歌。
    明日院公應問我,閑云長在石門多。

    * 關于叔叔的詩詞 描寫叔叔的詩詞 帶有叔叔的詩詞 包含叔叔的古詩詞(3092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