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發鳥的詩詞(1215首)

    541 《雨》 宋·陳與義

    云物澹清曉,無風溪自閑。
    柴門對急雨,壯觀滿空山。
    春發蒼茫內,鳥鳴篁竹間。
    兒童笑老子,衣濕不知還。

    542 《短歌行》 魏晉·曹丕

    仰瞻帷幕。
    俯察幾筵。
    其物如故。
    其人不存。

    543 《滿庭芳 永樂大典一萬四千三百八十一寄字韻》 金朝·吳激

    千里傷春,江南三月,故人何處汀州。
    滿簪華發,花鳥莫深愁。
    烽火年年未了,清宵夢,定繞林丘。
    君知否,人間得喪,一笑付文楸。

    544 《古詩贈新城王貽上》 清·錢謙益

    風輪持大地,擊揚為風謠。
    吹萬肇邃古,賡歌暢唐姚。
    朱弦泛漢魏,麗藻沿六朝。
    有唐盛詞賦,貞符匯元包。

    545 《二十世紀太平洋歌》 清·梁啟超

    亞洲大陸有一士,自名任公其姓梁。
    盡瘁國事不得志,斷發胡服走扶桑。
    扶桑之居讀書尚友既一載,耳目神氣頗發皇。
    少年懸弧四方志,未敢久戀蓬萊鄉。

    546 《善哉行》 魏晉·曹叡

    我徂我征。
    伐彼蠻虜。
    練師簡卒。
    爰正其旅。

    547 《答趙景猷》 魏晉·曹攄

    泛舟洛川。
    濟彼黃河。
    乘流浮蕩。
    儵忽經過。

    548 《答趙景猷》 魏晉·曹攄

    心亦何為。
    顧懷所安。
    嗟行伊久。
    慨其永嘆。
    氣感異類。
    誠發心肝。
    離禽赴衡。
    偏鳥鳴軒。
    思如尋縈。
    莫知其端。

    549 《對梅分韻得堂字》 宋·釋斯植

    霜風吹短發,值此天氣涼。
    行行陰壑中,萬樹皆含芳。
    相對發微詠,巡用持華觴。
    嗟彼咸平人,清風生我腸。
    花非不及時,眾鳥何回翔。
    歸看兩壁間,畫者猶蒼蒼。
    抱此幽露姿,愿登君子堂。

    550 《癸丑夏夜登東鸛山》 現代·郁達夫

    夜發游山興,扶筇涉翠微。
    蟲聲搖絕壁,花影護禪扉。
    遠岸漁燈聚,危窠宿鳥稀。
    更殘萬籟寂,踏月一僧歸。

    551 《孔雀東南飛》 兩漢·漢無名氏

    序曰:漢末建安中,廬江府小吏焦仲卿妻劉氏,為仲卿母
    所遣,自誓不嫁。
    其家逼之,乃投水而死。
    仲卿聞之,亦

    552 《歌》 未知·張衡

    浩浩陽春發。
    楊柳何依依。
    百鳥自南歸。
    翱翔萃我枝。

    553 《遣興》 宋·李呂

    天凈鳥飛遠,路幽花自香。
    春風吹草木,野水滿池塘。
    事去青山在,人閒白日長。
    興來搔白發,微意久難忘。

    554 《臨川逢鄭遐之之云夢》 宋·嚴羽

    天涯十載無窮恨,老淚燈前語罷垂。
    明發又為千里別,相思應盡一生期。
    洞庭波浪帆開晚,云夢蒹葭鳥去遲。
    世亂音書到何日?關河一望不勝悲。

    555 《題耕織圖二十四首奉懿旨撰》 元·趙孟頫

    三月蠶始生,纖細如牛毛。
    婉孌閨中女,素手握金刀。
    切葉以飼之,擁紙散周遭。
    庭樹鳴黃鳥,發聲和且嬌。

    556 《送黃玄之京》 明·林鴻

    予也夙穎悟,十五知論文。
    結交皆老蒼,稚爪攀修鱗。
    冥心三十年,尋源頗知津。
    探玄始有得,服膺如獲珍。

    557 《送別》 明·王景

    統師靖百蠻,鳥道行蹤絕。
    白氣宵貫斗,游龍曉馳鐵。
    層褵無曳云,空江有寒月。
    肅肅旋車軫,悠悠蕩旌節。
    古驛千樹梅,花開夜來雪。
    持此滇南春,相從待明發。

    558 《古意》 宋·李新

    虎頭自食肉,何在識一丁。
    五言織巧詩,便嘆當長城。
    讀書發早白,不讀鬢晚青。
    窮邊物蕭條,鳥雀下空庭。
    雖亡好事者,勿廢草玄經。

    559 《送朱元晦游湘中》 宋·黃銖

    有美人兮,蹇何為兮中洲。
    鳴玉佩兮,冠云章而遠游。
    浮沅湘而西蹠兮,因返睇兮層丘。
    繄發軔之指期兮,歌予懷以送之。

    560 《贈篆書吳全仲古風》 宋·歐陽光祖

    黃帝史倉初作書,依類象形書亦疏。
    獸蹄鳥跡頗奇怪,乾端坤倪微發舒。
    周籀大篆十五篇,體制漸與蒼史殊。
    秦兼七國有天下,混一土字同書車。

    * 關于發鳥的詩詞 描寫發鳥的詩詞 帶有發鳥的詩詞 包含發鳥的古詩詞(1215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