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發鬢的詩詞(836首)

    261 《嫁女詩》 唐·嵩岳諸仙

    勸君酒,為君悲且吟。
    自從頻見市朝改,無復瑤池宴樂心。
    奉君酒,休嘆市朝非。
    早知無復瑤池興,悔駕驊騮草草歸。

    262 《宴柳毅詩》 唐·洞庭龍君

    大天蒼蒼兮大地茫茫,人各有志兮何可思量。
    狐神鼠圣兮薄社依墻,雷霆一發兮其孰敢當。
    荷貞人兮信義長,令骨肉兮還故鄉,永言慚愧兮何時忘。
    上天配合兮生死有途,此不當婦兮彼不當夫。

    263 《題明月堂二首》 唐·劉氏亡婦

    蟬鬢驚秋華發新,可憐紅隙盡埃塵。
    西山一夢何年覺,明月堂前不見人。
    玉鉤風急響丁東,回首西山似夢中。
    明月堂前人不到,庭前一夜老秋風。

    264 《宿壽安山陰館聞泉》 唐·崔櫓

    一支清急萬山來,穿竹喧飛破石苔。
    夢在故鄉臨欲到,聲聞孤枕卻驚回。
    多愁鬢發余甘老,有限年光爾莫催。
    緣憶舊游相似處,月明山響子陵臺。

    265 《南至日》 唐·司空圖

    年年山□□來頻,莫強孤危競要津。
    吉卦偶成開病眼,暖檐還葺寄羸身。
    求仙自躁非無藥,報國當材別有人。
    鬢發堪傷白已遍,鏡中更待白眉新。

    266 《女冠子》 唐·溫庭筠

    含嬌含笑,宿翠殘紅窈窕。
    鬢如蟬,寒玉簪秋水,輕紗卷碧煙¤
    雪胸鸞鏡里,琪樹鳳樓前。

    267 《荷葉杯》 唐·顧夐

    春盡小庭花落,寂寞,憑檻斂雙眉。
    忍教成病憶佳期,知摩知,知摩知。
    歌發誰家筵上,寥亮,別恨正悠悠。

    清明節寫人踏青

    268 《臨江仙》 唐·孫光憲

    霜拍井梧干葉墮,翠幃雕檻初寒。
    薄鉛殘黛稱花冠。
    含情無語,延佇倚闌干¤
    杳杳征輪何處去?離愁別恨千般。

    269 《柳枝》 唐·張泌

    膩粉瓊妝透碧紗,雪休夸。
    金鳳搔頭墜鬢斜,發交加¤
    倚著云屏新睡覺,思夢笑。
    紅腮隱出枕函花,有些些。

    270 《奉酬襲美先輩吳中苦雨一百韻》 唐·陸龜蒙

    微生參最靈,天與意緒拙。
    人皆機巧求,百徑無一達。
    家為唐臣來,奕世唯稷卨.只垂青白風,凜凜自貽厥。
    猶殘賜書在,編簡苦斷絕。

    271 《嬌女詩》 魏晉·左思

    吾家有嬌女,皎皎頗白皙。
    小字為紈素,口齒自清歷。
    鬢發覆廣額,雙耳似連璧。
    明朝弄梳臺,黛眉類掃跡。

    寫人女子生活

    272 《擬行路難十八首》 南北朝·鮑照

    奉君金巵之美酒,瑇瑁玉匣之雕琴。
    七彩芙蓉之羽帳,九華蒲萄之錦衾。
    紅顏零落歲將暮,寒光宛轉時欲沉。
    愿君裁悲且減思,聽我扺節行路吟。

    感慨人生

    273 《和入京》 隋代·呂讓

    俘囚經萬里,憔悴度三春。
    發改河陽鬢,衣余京洛塵。
    鐘儀悲去楚,隨會泣留秦。
    既謝平吳利,終成失路人。

    人民生活

    274 《少年游》 宋·晏殊

    芙蓉花發去年枝。
    雙燕欲歸飛。
    蘭堂風軟,金爐香暖,新曲動簾帷。
    家人拜上千春壽,深意滿瓊卮。
    綠鬢朱顏,道家裝束,長似少年時。

    275 《江城子·密州出獵》 宋·蘇軾

    老夫聊發少年狂,左牽黃,右擎蒼,錦帽貂裘,千騎卷平岡。
    為報傾城隨太守,親射虎,看孫郎。
    酒酣胸膽尚開張,鬢微霜,又何妨!持節云中,何日遣馮唐?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

    宋詞三百首初中古詩豪放狩獵愛國

    276 《浣溪沙·憶舊》 宋·蘇軾

    長記鳴琴子濺堂。
    朱顏綠發映垂楊。
    如今秋鬢數莖霜。
    聚散交游如夢寐,升沉閑事莫思量。
    仲卿終不避桐鄉。

    感嘆時光憶舊

    277 《喜遷鶯》 宋·晁端禮

    佇立蘅皋暮,凍云乍斂,霜飚微列。
    悵飲杯深,陽關聲苦,愁見畫船催發。
    夜來紅淚燭,還解惜、王孫輕別。
    悵望處,乍金絲冷落,蘭薰銷歇。

    278 《調笑轉踏》 宋·鄭僅

    上助清歡。
    女伴相將,調笑入隊。
    春樓有女字羅敷。
    二十未滿十五余。

    279 《小梅花》 宋·賀鑄

    思前別。
    記時節。
    美人顏色如花發。
    美人歸。

    280 《西平樂·稚柳蘇晴》 宋·周邦彥

    元豐初,予以布衣西上,過天長道中。
    后四十余年,辛丑正月,避賊復游故地。
    感嘆歲月,偶成此詞。
    稚柳蘇晴,故溪歇雨,川迥未覺春賒。

    柳樹留戀感懷時光

    * 關于發鬢的詩詞 描寫發鬢的詩詞 帶有發鬢的詩詞 包含發鬢的古詩詞(836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