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發起人的詩詞(1178首)
881
《和陶桃花源》 宋·蘇軾
凡圣無異居,清濁共此世。
心閑偶自見,念起忽已逝。
欲知真一處,要使六用廢。
桃源信不遠,杖藜可小憩。
882
《送周朝議守漢州》 宋·蘇軾
茶為西南病,岷俗記二李。
(杞與稷也。
)何人折其鋒,矯矯六君子。
(謂思道與侄正孺、張永徽、吳醇翁、呂元鈞、宋文輔也。
884
《次韻定慧欽長老見寄八首(并引)》 宋·蘇軾
蘇州定慧長老守欽,使其徒卓契順來惠州,問予安否,且寄《擬寒山十頌》。
語有璨、忍之通,而詩無島、可之寒,吾甚嘉之,為和八首。
左角看破楚,南柯聞長滕。
鉤簾歸乳燕,穴紙出癡蠅。
886
《次韻十四叔賜詩留別》 宋·王安石
窮冬追路出西津,得侍茫然兩見春。
發丹久嗟淹國士,起家初命慰鄉人。
行辭北闕樓臺麗,歸佐南州縣邑新。
班草數行衣上淚,何時杖屨卻相親。
887
《寄贈胡先生》 宋·王安石
先生天下豪杰魁,胸臆廣博天所開。
文章事業望孔孟,不復睥睨蔡與崔。
十年留滯東南州,飽足藜藿安蒿萊。
獨鳴道德驚此民,民之聞者源源來。
890
《秋日雜興》 宋·范成大
我友蓬蒿士,郤掃謝四鄰。
內無三尺童,外無雙蒲輪。
豈非騏驥姿,執轡難其人。
無衣可御冬,忍寒待陽春。
891
《萬景樓》 宋·范成大
左披九頂云,右送大峨月。
殘山剩水不知數,一一當樓供勝絕。
玻璃濯錦遙相通,指麾大渡來朝宗。
川靈胥命各東去,我亦順流呼短篷。
894
《過松江》 宋·范成大
長虹斗起蛟龍穴,朱碧欄干夜明滅。
太湖三萬六千頃,多少清風與明月?
青鷁驚飛白鷺閑,丹楓未老黃蘆折。
誰將橫笛叫蒼煙,無限驚波翻白雪。
895
《望海潮·星分斗牛》 宋·秦觀
星分斗牛,疆連淮海,揚州萬井提封。
花發路香,鶯啼人起,珠簾十里東風。
豪俊氣如虹,曳照春金紫,飛蓋相從。
巷入垂楊,畫橋南北翠煙中。
896
《三老堂》 宋·秦觀
堂堂三元老,業履冠儔匹。
蹇諤橫秋霜,高明麗朝日。
并道謁溫宣,連科收甲乙。
東南奠藩服,西北馳使驛。
897
《排悶》 宋·陸游
白發無端日日新,自憐猶作百憂身。
孤燈聽雨常終夜,一榼尋花又送春。
旋壓麥糕邀父老,時分菜把餉比鄰。
不須頻起陳人嘆,已是清朝六世民。
898
《書意》 宋·陸游
頷霜久矣不勝耘,殘發今年白十分。
憂國雖忘嫠婦緯,愛君敢進野人芹。
床頭酒滴空階雨,爐面香橫出岫云。
已向人間齊物我,不教驚起白鷗群。
899
《對酒作》 宋·陸游
羨門安期何在哉?河流上泝昆侖開。
白云不與隱居老,孤鶴自下遼天來。
春江風物正閑美,綠浦潮平柁初起。
暮吹長笛發巴陵,曉掛高帆渡湘水。
世間萬變更故新,會當太息摩銅人。
脫裘取酒藉芳草,與子共醉壺中春。
900
《午睡》 宋·陸游
槐楸陰里綠窗開,天與先生作睡媒。
流汗未乾衣上雨,大聲已發鼻端雷。
枕鐫松石分琴薦,簟織風漪取笛材。
卻起岸巾看汲井,人間車馬正氛埃。
* 關于發起人的詩詞 描寫發起人的詩詞 帶有發起人的詩詞 包含發起人的古詩詞(1178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