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發覆的詩詞(389首)

    241 《北行第九十四》 宋·文天祥

    乾坤幾反覆,乘凌惜俄頃。
    懷古視平蕪,令人發深省。

    242 《次韻奉酬無咎兼呈慎思天啟》 宋·張耒

    平生結交圓納方,過眼十人八九忘。
    畹蘭畝蕙幽谷芳,懶隨家奴諛五郎。
    苦饑方朔身漫長,顛毛種種顏欲蒼。
    誰謂勝癡端坐狂,清淮之陰一草堂。

    243 《秋懷二首》 宋·黃庭堅

    茅堂索索秋風發,行遶空庭紫苔滑。
    蛙號池上晚來雨,鵲轉南枝夜深月。
    翻手覆手不可期,一死一生交道絕。
    湖水無端浸白云,故人書斷孤鴻沒。

    244 《新寨餞南歸客》 宋·黃庭堅

    初更月蝕缺半璧,三更北風雪平屋。
    夜寒置酒送歸客,長歌燕雁燈前落。
    故園無書已十月,目極千里云水隔。
    客方有行乃未已,歸且經予江上宅。

    245 《次韻奉送公定》 宋·黃庭堅

    去年君渡河,棗下實離離。
    今年君渡河,剝棗詠豳詩。
    直緣恩義重,不憚鞍馬疲。
    詩書半行李,道路費歲時。

    246 《和曹子方雜言》 宋·黃庭堅

    正月尾,垂云如覆盂,雁作斜行書。
    三十六陂浸煙水,想對西江彭蠡湖。
    人言春色濃如酒,不見插秧吳女手。
    冷卿小塢頗藏春,張侯官居柳對門。

    247 《王圣涂二亭歌》 宋·黃庭堅

    營丘之下,有宅有田。
    梨棗兮觴豆,耘耔兮為年。
    鶪棲塒兮羊豕在牧,課兒子兮蓺松菊。
    炙背兮墻東,夢覆舟兮濤且風。

    248 《夜觀蜀志》 宋·黃庭堅

    蓋世英雄不自知,暮年初志各參差。
    南陽隴底臥龍日,北固樽前失者時。
    霸主三分割天下,宗臣十倍勝曹丕。
    寒爐夜發塵書讀,似覆輸籌一局棋。

    249 《樂府雜曲·鼓吹曲辭·芳樹》 唐·元稹

    芳樹已寥落,孤英萬可嘉。
    可憐團團葉,蓋覆深深花。
    游蜂競攢刺,斗雀亦紛拏。
    天生細碎物,不愛好光華。

    250 《偶成 其四》 元·王冕

    云消巫峽蜀波來,天近崆峒北斗回。
    人事故于今日別,梅花卻勝去年開。
    好游不負青春約,得意那愁白發催。
    行旅居家無異致,開懷且覆掌中杯。

    251 《歷棗強縣》 元·王冕

    我生值數奇,長年但奔走。
    風霜苦侵凌,焉得不白首?前日東阿城,齷齪渾雞狗。
    今朝棗強縣,蹐跼隨人后。
    凄涼有誰知?辛苦只自受。

    252 《秋夜》 宋·司馬光

    城上調秋角,煙間發暝鐘。
    風枝搖宿鳥,霜草覆寒蛩。
    久負觀書樂,端愁束帶恭。
    暫因群吏散,還得遂幽慵。

    253 《和張促通學士苦暑思長安幕中望終南秋雪呈鄰》 宋·司馬光

    秋云覆秦川,小雨野未顯。
    誰言終南頂,已有霰雪集。
    返景開新晴,孱顏照都邑。
    初疑江津闊,還浪橫風急。

    254 《送京西提點刑獄張駕部》 宋·歐陽修

    太華之松千歲青,嘗聞其下多茯苓。
    地靈山秀草木異,往往變化為人形。
    神仙不欲世人采,覆以云氣常冥冥。
    臺郎何年得真訣,服餌既久毛骨清。

    255 《除夜嘆》 宋·賀鑄

    壯發忽種種,華年今復窮。
    客懷少安適,況乃京塵中。
    病肺厭斟酌,疲筋謝過從。
    閑坊稅老屋,車馬無來蹤。

    256 《閱古堂詩》 宋·范仲淹

    中山天下重,韓公茲鎮臨。
    堂上繪昔賢,閱古以儆今。
    牧師六十人,冠劍竦若林。
    既瞻古人像,必求古人心。

    257 《導引·躬朝太室》 宋·無名氏

    躬朝太室,列圣大功宣。
    彩仗耀甘泉。
    秘文升輅空歌發,一路覆祥煙。
    珠旒薦獻極精虔。
    列侍儼貂蟬。
    穰穰降福均寰宇,垂拱萬斯年。

    258 《水龍吟 此下原有水龍吟算來浮世一首、寥廓》 宋·無名氏

    玉爐百和發虔心,信香一炷,氤氳繚繞。
    來往盤旋,結成華蓋。
    報天地恩覆載。
    報日月照臨之德。

    259 《春從天上來·日月高奔》 宋·無名氏

    日月高奔。
    這奧妙機,塵世難聞。
    太一壺中,清江谷口,芝草發蘭薰。
    看金蓮佳景,吐慶云、開顯生門。

    260 《涇尉徐絳於其廨得魯公破碑二十六字近又於碑》 宋·梅堯臣

    顏公忠血化為碧,顏公奇筆留在石。
    十存三四復不完,完者椎模少棱壁。
    許昌斷碣稱最佳,已經田火侵鉤畫。
    今復涇山好事人,別識偶得從糞礫。

    * 關于發覆的詩詞 描寫發覆的詩詞 帶有發覆的詩詞 包含發覆的古詩詞(389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