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發神的詩詞(1792首)
821
《過靈山述懷》 宋·岳霖
折腰為米本憂貧,流落天南瘴海濱。
千里云山空別恨,十年萍梗可傷神。
拊膺但覺丹心壯,覽鏡那堪白發新。
歸去恩深知感激,只慚無德愧斯民。
822
《昔游詩》 宋·詹體仁
洞庭八百里,玉盤盛水銀。
長虹忽照影,大哉五色輪。
我舟渡其中,晃晃驚我神。
朝發黃陵祠,暮至赤沙曲。
借問此何處,滄灣三十六。
青蘆望不盡,明月耿如燭。
灣灣無人家,只就蘆花宿。
823
《客談荊渚武昌怪然有作》 宋·詹慥
去歲出蜀初東游,峨舸大艑下荊州。
便風轉頭五百里,吟嘯已在黃鶴樓。
戲拈鐵笛吹出塞,水涌月落魚龍愁。
明朝喧傳古仙過,碧玉帶來黃絁裘。
824
《寄湖南憲請祠葉公》 宋·張景脩
聞說年來請洞霄,江湖奉使久勤勞。
有神仙處閒方得,用老成時退更高。
借宅但知新種竹,尋真想見舊栽桃。
浮梁居士塵埃甚,須發而今已二毛。
825
《安定山》 宋·張恪
常懷玉壘李謫仙,精神浩瀚游八表。
頂摩蒼天弄白日,方丈蓬萊思清矯。
吾鄉夙號山水邦,縈青繚白雜蒼縹。
人間要自有佳趣。
826
《廬州詩》 宋·張祁
平湖阻城南,長淮帶城西。
壯哉金斗勢,吳人筑合肥。
曹瞞狼顧地,苻秦又顛擠。
六飛駐吳會,重兵鎮邊陲。
827
《游洞霄宮》 宋·張巽
新晴草木翠光流,麥隴清和四月秋。
巽二風來山發冷,阿香雷過馨聲幽。
杜鵑閧枕催歸去,丁鶴攀轅欲借留。
半夜忽聞巖壑響,小詩調戲鬼神愁。
831
《梅》 宋·趙崇鉘
新陽斡坤軸,枯朽皆光榮。
棱層冰雪中,復見天地精。
姑射神所為,伯夷圣之清。
太白抱轗軻,靈均擁芳馨。
833
《陳老畫牛》 宋·趙汝績
老融棄發逃于禪,胸藏丘壑身林泉。
時拈寸草幻墨汁,慘淡咫尺生風煙。
尤工畫牛古絕比,不特形似真神全。
平生知己一攻愧,惜墨如命詩猶傳。
834
《題崇福寺羅漢閣》 宋·趙汝能
閣上殊因子細看,幻成羅漢幾多般。
休驚五百神通異,自是三千世界寬。
粉壁龍蛇渾欲動,石橋云水亦生寒。
香消日晚僧歸去,無限奇光發夜闌。
837
《卻敵凱歌》 宋·趙萬年
吁嗟黠虜何猖狂,引弓百萬侵吾疆。
首屠棗陽搗神馬,窺伺長江欲葦航。
隆冬久晴江水涸,直揭小樊厲源漳。
馬沈人溺相枕藉,霜刃逼脅狼驅羊。
838
《山居苦》 宋·趙與滂
隱君家翠微,茆屋竹為扉。
紅日自朝暮,青山絕是非。
野花無蝶管,怪木有神依。
益信林泉樂,年高白發希。
839
《子夏山》 宋·趙瞻
山因先師成令名,人心仰止懸青冥。
文侯北面款山扃,石室至今猶南傾。
直松萬林天籟聲,長材大東資連甍。
溪泉四出照骨清,潤物功溥民岡爭。
840
《送程給事知越州》 宋·鄭穆
菟符優寄寵清賢,邸吏相驚印紱鮮。
方面幾稱良太守,名區今作小神仙。
夏王古穴幽藏怪,賀監明湖泠浸天。
為語錢塘二千石,詩筩頻發渡江船。
* 關于發神的詩詞 描寫發神的詩詞 帶有發神的詩詞 包含發神的古詩詞(1792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