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發燭的詩詞(446首)
361
《信陽和同官喜雨韻》 宋·王之道
欲識農夫田作苦,久雨禱晴晴禱雨。
禱晴得雨雨得晴,此患到今傳自古。
苾芬非是蕭蘭馨,誠心一發通三靈。
文昌俗吏亦何者,乃能致雨興雷霆。
362
《聲聲慢·晴光轉樹》 宋·張炎
晴光轉樹,曉氣分嵐,何人野渡橫舟。
斷柳枯蟬,涼意正滿西州。
匆匆載花載酒,便無情、也自風流。
芳晝短,奈不堪深夜,秉燭來游。
363
《憶舊游·嘆江潭樹老》 宋·張炎
嘆江潭樹老,杜曲門荒,同賦飄零。
乍見翻疑夢,對蕭蕭亂發,都是愁根。
秉燭故人歸後,花月鎖春深。
縱草帶堪題,爭如片葉,能寄殷勤。
365
《投壺》 宋·朱翌
誰可忘憂慰寂寥,夏長惟以一壺消。
坐中皆欲從多馬,妙處何妨不絕梟。
幸郭滑稽無事日,將遵取士中興朝。
諸公有意來償進,貰酒何妨為解貂。
366
《送張巨山》 宋·朱翌
天方六月暑,君有千里行。
相從苦不款,惜別難為情。
發軫子胥山,落帆石頭城。
火云午尤奇,水風晚更清。
367
《城東宴》 元·楊維楨
青驄轡,金牛車,一時賓從高陽徒。
城東邸第三四區,天氣淡蕩春三初,主人愛客傾中廚。
卜歡不知清夜徂,絹纓絕燭歡有余,卷波令格兵法誅。
客狂起舞作旋胡,主亦擊缶呼嗚嗚,人生浮草無根株。
368
《劉節婦》 元·楊維楨
大江東流接混茫,金山焦山郁相望。
鐵甕長城北枕江,中有三槐節婦堂,壁立萬仞之高岡。
自別母氏歸劉郎,中朝瓊樹摧秋霜。
玉琴不奏雙鴛鴦,玉笙不吹雙鳳凰。
369
《次韻和石末公春晴詩》 明·劉基
幽禽嘖嘖語朝陽,細綠骎骎入女桑。
天上深宮調玉燭,人間和氣應勾芒。
赤眉青犢終何在,白馬黃巾莫漫狂。
將帥如林須發蹤,太平功業望蕭張。
371
《奉和御製真游殿告成》 宋·夏竦
均和玉燭成冬夕,疇圣珍符紀瑞年。
八景鳳輿臨紫禁,九微龍檠照祥煙。
森沉藻衛仙游接,睟穆真儀圣誨宣。
濬發璿源開物始,密敷鴻蔭肇基先。
372
《謝厚卿載酒見過》 宋·韓維
黃花池館雨余清,載酒親迂太守旌。
交契早陪廊廟語,賓歡曲盡里閭情。
尊前白發時間樂,燭下紅妝分外明。
今日始諳閑氣味,十年枉卻嘆勞生。
374
《答章傳道二首》 宋·強至
夫子詞源涌大江,相逢早覺片心降。
日哦李白詩千首,夜獲虞卿璧一雙。
屢發彩箋移曲幾,不知紅燭短幽窗。
吟高莫信須窮滯,亦有從來擁節幢。
375
《依韻和吳七丈詠雪二首》 宋·強至
平明無數六花飄,氣象崔嵬變一朝。
落勢孤城圍不盡,寒威窮巷著偏饒。
臨衣未拂還成舞,近燭才看早覺消。
散稱少陵吟白發,更逢太白跨鯨腰。
377
《長句簡諸公》 宋·陳造
君家開宴為酴醾,竹聲裂石弦輥雷。
我家芍藥繼如許,如解商量先后開。
深紅妍白各媚嫵,瓊肌玉骨無纖埃。
日高未覺睡態足,風定亦送龍香來。
378
《贈錢郎中》 宋·陳造
刓方利祿媒,抱道俗不省。
詩書工發家,孰起世儒病。
錢侯挺直節,蠻徼復蘭省。
劍氣夜星明,鵰翮秋霜耿。
379
《雪晴再用韻》 宋·陳造
龍燭飛空雪漸無,光搖窮巷麗金鋪。
妓樓遽喜春生座,席戶渾驚粟在膚。
剡水不須乘興去,飯山猶是作詩臞。
自憐白發疎慵客,擁被高舂夢未蘇。
380
《贈關彥長》 宋·陳師道
少年初識字,已誦子虛賦。
嘗疑天上人,已離人間去。
蹉跎二十年,久自嘆遲暮。
倦游梁宋間,郤踏江湖路。
* 關于發燭的詩詞 描寫發燭的詩詞 帶有發燭的詩詞 包含發燭的古詩詞(446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