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發棹的詩詞(272首)
181
《山中酬唐太史見訪》 明·萬表
山齋寂寞臘初深,披衲朝朝聞梵音。
我已出家惟帶發,君來連榻與同心。
天涯避地因多病,幻跡隨緣即故林。
明月滿庭殘雪在,那堪孤棹返山陰。
182
《過梅花室》 明·王紱
我曾泊棹西湖濱,千樹萬樹梅花春。
孤山月照一篷雪,十里湖光如爛銀。
興豪對客酣清宴,達旦賡吟騁雄健。
燈前索紙呵手題,霜兔鏦鏘冰滿硯。
183
《儀真道中》 明·王洪
王程不可緩,孤棹且宵征。
古渡無人語,長空惟月明。
湖連四野闊,天與大江平。
明發維揚郡,登臨一感情。
187
《朱日南東歸舊隱》 明·張和
秋波渺渺望中平,醉折摐花寄遠情。
千里共看孤棹去,一尊聊為故人情。
云低碧樹江東驛,水繞青山海上城。
林下舊游如有問,半簪華發已垂纓。
188
《半生行》 明·鄭琰
刺促復刺促,哀歌不成曲。
試聽征人歌一聲,切切烏烏淚相續。
吾祖卜地三山麓,世業繁華稱鼎族。
七葉盛文儒,八代承章服。
189
《和陶飲酒二十首》 宋·蘇軾
小舟真一葉,下有暗浪喧。
夜棹醉中發,不知枕幾偏。
天明問前路,已度千重山。
嗟我亦何為,此道常往還。
未來寧早計,既往復何言。
190
《與胡祠部游法華山》 宋·蘇軾
波湖欲盡山為界,始見寒泉落高派。
道人未放泉出山,曲折虛堂瀉清快。
使君年老尚兒戲,綠棹紅船舞澎湃。
一笑翻杯水濺裙,余歡濯足波生隘。
191
《與胡祠部游法華山》 宋·蘇軾
陂湖欲盡山為界,始見寒泉落高派。
道人未放泉出山,曲折虛堂瀉清快。
使君年老尚兒戲,綠棹紅船舞澎湃。
一笑翻杯水濺裙,余歡濯足波生隘。
192
《大雪書懷》 宋·范成大
天將奇賞發清歡,疇昔登臨插羽翰。
梅下尋詩騎馬滑,松梢索酒倚樓寒。
閉門老子愁無賴,返棹歸來興已闌。
聊掬玉塵添石鼎,自煎魚眼破龍團。
193
《崇德廟》 宋·范成大
雪山南風融雪汁,化作岷江江水來。
不知新漲高幾畫,但覺樓前奔萬雷。
天教此水入中國,兩山辟易分道開。
我家長川到海處,卻在發源傳酒杯。
196
《書感》 宋·陸游
茅檐住穩勝華屋,芋糝味甘如大烹。
靜觀萬事付一默,掃空白發非黃精。
丈人祠西鶴傳信,小姑山前鼉報更。
興闌卻揮短棹去,曉渡清伊聽玉笙。
197
《舟中醉題》 宋·陸游
鮑郎山前煙雨昏,疏燈小市愁偏門。
上船初發十字港,鼓棹忽過三家村。
孤鸞對鏡空自感,老龜搘床何足論!但愿諸公各戮力,上助明主憂元元。
198
《春晴泛舟》 宋·陸游
兒童莫笑是陳人,湖海春回發興新。
雷動風行驚蟄戶,天開地辟轉鴻鈞。
鱗鱗江色漲石黛,嫋嫋柳絲搖麴塵。
欲上蘭亭卻回棹,笑談終覺愧清真。
200
《秋夕排悶十韻》 宋·陸游
湖海雙歸棹,蓬蒿一病翁。
幽居天鏡北,別墅石帆東。
云岫翩孤鶴,煙汀渺斷鴻。
一從生白發,幾見落丹楓?獨立中庭月,欹眠滿院蛩。
* 關于發棹的詩詞 描寫發棹的詩詞 帶有發棹的詩詞 包含發棹的古詩詞(272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