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發想的詩詞(748首)

    321 《題汪水云詩卷十一首》 宋·劉師復

    澗邊爛醉桂花秋,明發攜琴不可留。
    遙想兩峰湖一曲,畫船何日許同游。

    322 《題度門寺》 宋·劉愿

    山到秋來骨更奇,看山尋徑步逶迤。
    樓臺半與云相亂,鐘梵時因風自移。
    萬卷生涯書可戴,一身老去發先知。
    我來尚想諸賢在,綠竹堂前壁上詩。

    323 《憶越州》 宋·呂夷簡

    賀監湖邊山斗高,水軒水塢頻抽毫。
    吟馀清興杳無際,揭蓬聽雨登漁舠。
    云門雪竇阻清賞,怳然目想心如遺。
    前溪后溪月上處,千山萬山花發時。

    324 《虎跑泉》 宋·錢嵊

    虎攫靈泉發地根,傳疑傳信事難分。
    深涵月景千尋透,溜作溪聲一帶聞。
    流迸石渠珠若露,溟蒙竹徑氣如云。
    公余共酌醍醐味,應想於菟乳子文。

    325 《愛民堂為涪陵盧使君題》 宋·沈繼祖

    我來盛山郡,從公歲及朞。
    公之字鰥寡,乳保于嬰兒。
    公去再改歲,所去尤見思。
    至今盛山民,敬奉盧公祠。

    326 《寄劉處士》 宋·釋惟鳳

    度月阻相尋,應為苦雨吟。
    井渾茶味失,地潤屐痕深。
    鳥背長湖色,門間古樹陰。
    想君慵更甚,華發晝方簪。

    327 《誡酒肉慈慧法門》 宋·釋遵式

    南無佛法僧,大慈三寶海。
    我念欲依教,普勸諸眾生。
    莫殺莫食肉,同蘊仁慈行。
    無病保長齡,未來成佛道。

    328 《放生慈濟法門》 宋·釋遵式

    我比丘某甲,今為傍生類。
    發佛大慈悲,懺彼六情根。
    無始業障海,眼根著諸色。
    耳界聞亂聲,鼻染一切香。

    329 《蕃厘觀感瓊花》 宋·宋無

    后土祠南裔,坤維婚室家。
    國封嚴典禮,宮祀尚褒嘉。
    不是神靈異,焉能眷邇遐。
    應須有玉女,到此賞瓊葩。

    330 《送錢叔依使君之南安》 宋·孫介

    使君心事玉無瑕,游戲功名發未華。
    要省文書繙貝葉,故從江嶺訪梅花。
    春風早趁人千里,勝日想思天一涯。
    喚取名郎著蘭省,不須留及兩年瓜。

    331 《代胡倉過圣德惠民詩一首》 宋·王阮

    平楚皆膏壤,成湯忽旱年。
    人知圣慮切,恩遣使臣宣。
    乙犯饑荒后,長沙富庶全。
    紀年四十載,斗米二三錢。

    332 《題山光寺壁上墨竹》 宋·吳敏

    綠發青衫舊竹君,墨卿揮拂更清新。
    斷枝活葉風蕭瑟,想見凌云百尺身。

    333 《春日作》 宋·許必勝

    雨過驗庭樹,始知春氣遷。
    造化不相限,隨意成斑斕。
    蒙蒙一寸枝,新故傷其間。
    四時遞相見,花葉了不閒。

    334 《東巖寺》 宋·雍大椿

    精廬隱東山,氣象嚴竹柏。
    入門佛畫好,曉日明金碧。
    向來巖名寺,初不覘遺跡。
    隱庵中梁秀,邂逅論夙昔。

    335 《題東山》 宋·俞烈

    文會得吾黨,凈居清書長。
    平生愛山僻,暇日聊徜徉。
    風流謝康樂,肥遯計亦良。
    鐘鼎成淹留,江湖晚相望。

    336 《武夷精舍十詠·鐵笛亭》 宋·袁樞

    當年跨鶴翁,想在云深處。
    鐵笛忽龍吟,萬壑披霾霧。
    遙知發天秘,踏破蒼苔路。
    吹與眾仙聞,來看晚題句。

    337 《寄湖南憲請祠葉公》 宋·張景脩

    聞說年來請洞霄,江湖奉使久勤勞。
    有神仙處閒方得,用老成時退更高。
    借宅但知新種竹,尋真想見舊栽桃。
    浮梁居士塵埃甚,須發而今已二毛。

    338 《墨梅三絕》 宋·張于文

    逸少池邊發興新,管城別作一家春。
    臨風玉笛無人會,鬒發空歸想真。

    339 《漂泊岳陽泛舟洞庭晚君山與丁聯句》 宋·張中行

    元氣無根株,地脈有斷絕。
    日月互吞吐,云霧自生滅。
    楚妃結幽想,巴客答清吷。
    寧知莽蒼中,不假巨鰲力。

    340 《墨梅三絕》 宋·張子文

    逸少池邊發興新,管城別作一家春。
    臨風玉笛無人會,鬢發空歸想太真。

    * 關于發想的詩詞 描寫發想的詩詞 帶有發想的詩詞 包含發想的古詩詞(748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