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發兆的詩詞(119首)

    81 《五老化流星詩》 宋·王禹偁

    五老知符命,皤然共效靈。
    游河方告瑞,入昴忽為星。
    接武傳歌詠,翻身上杳冥。
    來同聚井數,去作種榆形。
    鶴發光難認,龍圖兆可聽。
    至今依列宿,高印遠天青。

    82 《答及甫和》 宋·洪咨夔

    束發讀連山,端倪識乾坤。
    欲辨南北戒,須窺越胡門。
    藏書探禹穴,乘槎窮靈源。
    平生蓬矢志,到處屐齒痕。

    83 《椒菊枕》 宋·洪咨夔

    矮檠矻初年,細字窘晚節。
    天憐蠹書障,神授鴻寶訣。
    金葩涼而嚴,丹寶溫以烈。
    兩囊貯風露,半簪藉霜雪。

    84 《送新婺州汪總領歸歙》 宋·洪咨夔

    天驕運去如聵堤,橫決燕涿流青齊。
    斬午揭旗鼓扣并塞,被發左衽稱遺黎。
    膾肝山前走肉語,砍骨寨裹饑魂啼。
    盡籠虎兕淮南北,期獵狐兔山東西。

    85 《讀樂天閒居篇》 宋·蔡襄

    予年四十四,發白成衰翁。
    非有高蓋車,曷與賢者同。
    嗟予出寒遠,家世嘗力農。
    十九登科第,圣彀參英雄。

    86 《泗州登馬子山觀漕亭》 宋·蔡襄

    廟社奠東都,恃德非恃險。
    聚兵三十萬,待哺無容歉。
    西有砥柱峻,菽麥不逾陜。
    齊魯糧食囏,灞水不瀲滟。

    87 《梁大壯大觀舞歌 大壯舞歌》 南北朝·沈約

    高高在上。
    實愛斯人。
    眷求圣德。
    大拯彝倫。

    88 《次韻嘉父喜雪》 宋·晁補之

    六出先春兆物華,故撩高韻發車斜。
    散榆天上齊飛筴,布玉畦中盡吐芽。
    梁苑俊游風不極,剡溪清泛月無涯。
    雄豪樂事幽人詠,都屬江南太守家。

    89 《次韻和趙令僉防御春日感懷》 宋·晁補之

    春塍雪消龜兆坼,凍柳冰蒲俱好色。
    走馬城東眼乍驚,可憐前日非今日。
    結交從古天地間,百年誰見一人閑。
    王城塵土化衣袷,五鼓驅車休夜闌。

    90 《奉和御制真游殿上梁》 宋·寇準

    敦崇妙本膺丕貺,濬發鴻源示永年。
    吉語密傳當乙夜,粹儀祗覿擁祥煙。
    皇心翼翼精齋至,祖德綿綿道誨宣。
    誕集純禧彰錫羨,交修茂典表欽先。

    91 《太常樂章三十首其二十六武舞第一》 宋·楊億

    武功既成,綴兆有翼。
    以節八音,以象七德。
    俁俁蹲蹲,朱干玉戚。
    發揚蹈厲,其儀不忒。

    92 《以油煙贈許尉因賦長篇》 宋·李呂

    我有堅玉黝而澤,嘗從十八公處得。
    蘭膠麝篆積甚勞,佛賬書燈掃何益。
    江南務官骨已朽,潘仙久矣尋李白。
    誰歟獲此古膠法,持贈茅齋輕尺璧。

    93 《韓魏公生日三首》 宋·強至

    新秋再宿澂涼兆,間氣生才歷世稀。
    綠發文章驚紫殿,青云事業照黃扉。
    力陳社稷安危計,首斡乾坤造化機。
    二相鴻圖三圣倚,兩扶龍德九天飛。

    94 《次韻梅守著作喜守粹冬杪祈雪春初獲應之什》 宋·強至

    郡境時雖泰,江鄉臘已深。
    群情憂雪晚,精意喜天忱。
    夙駕才分禱,春空倏變陰。
    銀成佛氏界,瓊掩帝家林。

    95 《石城》 宋·陳造

    山巖水繚石為城,千古馀風尚典刑。
    競詫君王啟藍縷,不無艇子載娉婷。
    流連猶問圭堪柲,兆朕虛傳蜜作萍。
    更惜讒鋒發蘭尚,只今日月炳騷經。

    96 《送張倩歸衡岳》 宋·胡寅

    鄙人麗丹書,分合墮荒杳。
    玉郎胡為來,高誼云共眇。
    一年常惜日,四序乃過鳥。
    安能久相留,話別情太悄。

    97 《題關云長廟》 宋·胡寅

    西方有幻師,以利行幻術。
    利他乃甘言,自利則其實。
    曾微證形象,雇喜論恍惚。
    可憐億兆人,明智百無一。

    98 《戲貽秋泉子》 宋·李流謙

    桂椒發芳辛,水泉佐澄潔。
    風味可人哉,醖藉固佳客。
    清非伯夷隘,和異柳惠褻。
    壺子與俱來,表里清徹骰。

    99 《雪中同趙倉從之泛舟餞錢憲文季酒中劇談漢事》 宋·曹彥約

    冬序玄以冥,閉塞乃共職。
    巧作六花飛,與天為粉澤。
    初舞若狂然,既定稍真積。
    坐令宇宙間,萬象變顏色。

    100 《送安少愚下第東歸》 宋·程公許

    去年游凌云,傳觀一篇書。
    問客誰所作,作者安少愚。
    少愚賓城人,萬里走東吳。
    憫俗日搶攘,正途欲芒蕪。

    * 關于發兆的詩詞 描寫發兆的詩詞 帶有發兆的詩詞 包含發兆的古詩詞(119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