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反道的詩詞(570首)
241
《與元九書》 唐·白居易
月日,居易白。
微之足下:自足下謫江陵至于今,凡枉贈答詩僅百篇。
每詩來,或辱序,或辱書,冠于卷首,皆所以陳古今歌詩之義,且自敘為文因緣,與年月之遠近也。
仆既受足下詩,又諭足下此意,常欲承答來旨,粗論歌詩大端,并自述為文之意,總為一書,致足下前。
242
《贈白馬王彪》 魏晉·曹植
序曰:黃初四年五月,白馬王、任城王與余俱朝師,會節氣。
到洛陽,任城王薨。
至七月與白馬王還國。
后有司以二王歸藩,道路宜異宿止。
243
《在獄詠蟬并序》 唐·駱賓王
余禁所禁垣西,是法廳事也,有古槐數珠焉。
雖生意可知,同殷仲文之古樹,而聽訟斯在,即周召伯之甘棠。
每至夕照低陰,秋蟬疏引,發聲幽息,有切嘗聞。
豈人心異于曩時,將蟲響悲于前聽。
唐詩三百首
244
《詠懷》 魏晉·阮籍
平生少年時,輕薄好弦歌。
西游咸陽中,趙李相經過。
娛樂未終極,白日忽蹉跎。
驅馬復來歸,反顧望三河。
黃金百鎰盡,資用常苦多。
北臨太行道,失路將如何。
245
《二十四詩品》 唐·司空圖
觀化匪禁,吞吐大荒;由道反氣,處得易狂。
天風浪浪,海風蒼蒼。
真力彌滿,萬象在旁。
前招三辰,后引鳳凰;曉策六鰲,濯足扶桑。
246
《二十四詩品》 唐·司空圖
若納水輨,如轉丸珠,夫其可道,假體如愚。
荒荒坤軸,悠悠天樞。
載要其端,載聞其符。
超超明神,反反冥無。
來往千載,是之謂乎!
248
《瓠子歌》 兩漢·劉徹
瓠子決兮將奈何。
浩浩洋洋兮慮殫為河兮地不得寧。
功無已時兮吾山平。
吾山平兮鉅野溢。
250
《從駕幸晉陽詩》 南北朝·薛道衡
省方遵往冊。
游豫葉前經。
金吾朝戒道。
校尉晚巡營。
重巒下飛騎。
絕浦渡連旌。
澗水寒逾咽。
松風遠更清。
方觀翠華反。
簪筆上云亭。
252
《水調歌頭 幽居》 元·姚燧
開軒對朝爽,吾亦愛吾廬。
君亭有笏堪柱,人道富于余。
尚恐軒裳念在,前日朱門故態,消釋未全除。
反覆看如此,儂豈據漸渠。
253
《游獵篇》 明·何景明
周王八駿行萬里,朝游昆侖暮滄海。
驅霆策電遍天地,虎驟龍馳倏煙靄。
奔戎造父兩為佐,大人王母遙相待。
千金白狐來四荒,螻蟻下國輕天王。
254
《秋熱次高仲貽韻》 宋·林季仲
乘時火初流,執熱病未脫。
踏冰思少蘇,坐甑哀茍活。
云意斷渰渰,雨聲閟{左氵右聒}{左氵右聒}。
安用天官為,不悟秋序奪。
256
《偶成》 宋·衛宗武
平生夢不遇邯鄲,學道求仙興已闌。
旋改詩編入新刻,重尋琴譜發清彈。
不慚晚境為寒峻,翻笑當年慕勢官。
志業無成年及耄,那知身反誤儒冠。
257
《雜興》 宋·利登
滯并釋陽淵,嫩和改陰囿。
草色誰與媒,青青一何驟。
美人振長袖,佇立傷年少。
芳紅不少留,況乃飄殘照。
258
《滿庭芳·心*真香》 元·王處一
心*真香,神排妙供,滿空遙送丹方。
收藏靈寶,嘉瑞自呈祥。
一點穿聯浩動,兩儀內、反復陰陽。
全真樂,團團性月,光散滿空香。
260
《雜興》 宋·張镃
圣道由書傳,秉畀火于秦。
漢興反秦暴,見儒猶罵嗔。
董子惟有志,耿耿誰與陳。
使時三策行,焉老諸侯賓。
* 關于反道的詩詞 描寫反道的詩詞 帶有反道的詩詞 包含反道的古詩詞(570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