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雙徑的詩詞(420首)

    241 《作歌詠蘇云卿》 宋·曾原

    東湖湖面波渺瀰,東湖岸上春土肥。
    先生鉏云明月曉,種來蔬甲今成畦。
    把茅蕭蕭環四壁,此身不原人間識。
    乾刊清夷那復知,寸心杳渺黃塵隔。

    242 《送友賦得玉鉤斜(在揚州·煬帝葬宮人處)》 明·張紳

    右屯將軍猛如虎,十二離宮罷歌舞。
    宮中佳麗三千人,半作玉鉤斜上土。
    秋風蕭蕭秋雨寒,翠襦零落金鈿殘。
    豈知后來好事者,重構華亭宿草間。

    243 《送鄭同夫歸豫章分題詩 分題滄浪池》 宋·張田

    滄浪池上水,無日不東流。
    披竹尋幽徑,攜壺趁小舟。
    雜花分兩岸,叢樹掩雙丘。
    旭日金波亂,微風碧霧收。

    244 《題山宮法安院》 宋·章得象

    路入青青數里松,上方樓閣一重重。
    千尋練掛雙流瀑,六曲屏開四面峰。
    幽鷺獨翹藏翠竹,啼猿相對答疏鐘。
    留連不忍催歸騎,回首斜陽煙霧濃。

    245 《句》 宋·趙必范

    歲點飛花芳徑雨,一雙新燕荻簾風。

    246 《題義門胡氏華林書院》 宋·朱昂

    數峰嵐翠朝昏見,一徑莓苔出入疏。
    宗炳不離廬岳社,戴逵原在剡州居。
    籬邊舊種千竿竹,架上新添百帙書。
    弟侄一科雙折桂,不勞人問道何如。

    247 《書延福寺壁》 宋·朱巖伯

    雙瀑飛來古寺西,月蘿煙草久湮迷。
    自從吾輩經行后,便覺他山索價低。
    老去合為三徑計,就中聊借一枝棲。
    石崖大有穿磨所,從與新詩著處題。

    248 《李老谷》 元·黃溍

    緣崖一徑微,入谷雙崦窄。
    密林日易昏,況乃云雨積。
    行人望煙火,客舍依山色。
    家僮為張燈,野老煩避席。
    未覺風俗殊,只驚關河隔。
    嚴程不可緩,子規勿勸客。

    249 《安慶郡庠后亭宴董僉事》 元·余闕

    鯨鯢起襄漢,郡邑盡燒殘。
    茲城獨完好,使者一開顏。
    省風降文囿,弭節遵曲干。
    雙池夾行徑,累榭在云間。

    250 《峽山曉起》 明·唵囕香公

    隔林清磬漸無聞,已有睛暉映瀫紋。
    掃徑不妨留鶴跡,開門只許到鷗群。
    寒峰獨透千層雪,野水雙勾一抹云。
    手啟香函看宿火,碧煙裊裊古花文。

    251 《題吳仲圭平遠圖》 明·鮑恂

    蒼山遙遙幾千里,綠樹參差碧煙起。
    雙帆忽從江上歸,影落斜陽濕秋水。
    林陰蒼莽鳥不飛,石徑蹭蹬行人稀。
    松根似可縛茅屋,沙尾亦足容漁磯。

    252 《麗情曲》 明·蔡宗堯

    蘭房過雨蕙徑空,綠云藹藹懷春風。
    欹枕牙床睡初醒,胭脂汗濕羅衣紅。
    鴛鴦牽繡絲未歇,軟瘦香肌倦如雪。
    玉麟墮地渾不知,流蘇夜暖斜明月。
    珠簾半卷春日高,海棠飛起雙蝴蝶。

    253 《題山水圖為劉廷信都憲作》 明·樊阜

    我家本在山中住,讀書慣識山中趣。
    偶落名涂塵眼昏,見山便欲還山去。
    南陽先生官態無,半醉示我云山圖。
    持向檐前再三看,青山突兀云模糊。

    254 《郭晦之歸扆峰群公相送至光嚴寺(分得“客”》 明·高棅

    化城負東郭,地古嚴公宅。
    同佩結幽尋,況值將歸客。
    山門坐翠微,蘿徑入松柏。
    定水駐行衣,香云繞離席。
    銜杯雙樹間,百里見海色。
    日莫各分飛,空山夜寥寂。

    255 《草臣心甫聽云晚過斷園次心甫韻》 明·華淑

    殘暉如月尚招尋,同侶夷猶興易淫。
    荒徑但容逋客往,閑門一任綠煙深。
    流鶯入竹移雙影,鄰樹過墻落半陰。
    剩有微情委空觀,共君吟眺亦無心。

    256 《題珪上人山舍》 明·空室禪師

    紅葉填松徑,清溪繞竹林。
    西風雙鬢老,落日半窗陰。
    壞衲偏宜厚,幽居不厭深。
    竺仙遺偈在,展卷且高吟。

    257 《寄傲園小景十幅仿盧鴻一草堂圖詩自題(十首》 明·劉玨

    籠鵝閣誰知軒后閣,宛在水之濆。
    牖外樹交合,階前萍即分。
    鳥窺書影靜,魚伺墨波勤。
    豈有山陰帖,人言此右軍。

    258 《觀鄭俠流民圖》 明·魯鐸

    旱風吹沙天地昏,扶攜塞道離鄉村。
    身無完衣腹無食,病羸愁苦難具論。
    老人狀何似,頭先于步足。
    無氣手中杖與臂,相如同行半作溝。

    259 《義臺為婿郭廷貴作次舊韻》 明·魯鐸

    林巷仍逃俗,結茅池上臺。
    果花從牖入,巢鳥隔江回。
    徑僻苔全合,風徐萍半開。
    偶嗔雙舞鶴,曉踐菊塍頹。

    260 《八月十六日同文太史諸公登郊臺觴治平寺竹下》 明·陸師道

    闔閭城西佳山水,況復秋清風日美。
    百斛游船穩于屋,錦帆瑤席空明里。
    黃山西轉古橫塘,五塢云深盤上方。
    飛橋連跨石湖口,螭影相銜明鏡旁。

    * 關于雙徑的詩詞 描寫雙徑的詩詞 帶有雙徑的詩詞 包含雙徑的古詩詞(420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