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洛故人少,世家今亦稀。憐君能及祿,過我苦言歸。游宦長城下,生涯舊國微。使君應借問,出處竟多違。
洛陽舊交有七人,五人已為泉下塵。各家生兒為門戶,唯子弟兄先立身。我與信都侯獨在,喜見及祿知天仁。昨日聞補武功吏,氣調欲與南山親。少年勉力向職事,莫學老貧文字新。
昔與君同巷,參差對柴荊。艱難奉老母,弦歌教諸生。藜藿飽臧獲,布褐均弟兄。貧賤理則窮,禮義日益明。
補吏唐資淺,游方漢牒遙。貪榮親及祿,詎悔俊沈僚。葛詠同根庇,松期晚歲凋。曾孫柔俗美,前識缿筩銷。
昔聞顏光祿,攀龍宴京湖。樓船入天鏡,帳殿開云衢。君王歌大風,如樂豐沛都。延年獻佳作,邈與詩人俱。
形骸黽勉班行內,骨肉句留俸祿中。無奈攀緣隨手長,亦知恩愛到頭空。草堂久閉廬山下,竹院新拋洛水東。自是未能歸去得,世間誰要白須翁。
晉侯賞從亡者,介之推不言祿,祿亦弗及。推曰:“獻公之子九人,唯君在矣。惠、懷無親,外內棄之。天未絕晉,必將有主。
古文觀止寫人歷史故事
斯人所甚厭,投畀每不受。欲其少須臾,奪去惟恐后。云誰尸此職,無乃亦假守。賦才有巨細,無異斛與斗。
隨牒江湖四十年,寄名臺閣兩三番。全家廩食皆天賜,晚歲祠官是地仙。匹似分司轉閑散,也無拜表及寒溫。明朝更省毛錐力,十字名銜尚請錢。
久知疏慵難應接,勉強一官親訟牒。羈窮正似鳩無巢,擺去不如魚有鬣。從來書史鈍蹊徑,更嘆詩騷窮事業。幾思狐白易絮纊,羞褫舊服求新夾。
仁祖康四海,本朝盛文章。蘇郎如虎豹,孤嘯翰墨場。風流映海岱,俊鋒不可當。學書窺法窟,當代見崔張。
雙樹金言付囑頻,閻浮外護托王臣。誰知天祿草玄客,曾是靈山受記人。
今歲同升客,如君有幾人。青年登一第,白首具雙親。喜氣生軍壘,歡迎聚邑民。諸兄在天祿,勉去繼清塵。
萬木同一秋,松柏正也獨。夫君閱流俗,塵過不留目。我昔甘曳裾,低首問宜祿。及今君子前,玩易愧頻復。
憶在霜臺未六旬,嘗陳仕宦縱家貧。豈容七十不納祿,卻為斗升猶牧人。年齒幸吾今已及,官曹從此不應親。愿天許遂終焉志,養此疏慵老大身。
墨池幻出虬龍蟠,徂徠山頭煙雨寒。胎禽獨立衣縞縞,骨瘦西風拾瑤草。靈根琥珀三千年,紫皇勅賜青城仙。乘軒竊祿正自惡,何似歸來一丘壑。
大器何妨更晚成,當年師友盡豪英。高談每及功名際,壯志元無寵辱驚。天上玉樓須作記,人間白日睹佳城。傷心宿草東吳路,云水凄涼萬古情。
采菽采菽,筐之莒之。君子來朝,何錫予之?雖無予之?路車乘馬。又何予之?玄袞及黼。觱沸檻泉,言采其芹。
詩經懷古贊美
假樂君子,顯顯令德,宜民宜人。受祿于天,保右命之,自天申之。干祿百福,子孫千億。穆穆皇皇,宜君宜王。
詩經贊頌寫人
小來好文恥學武,世上功名不解取。雖沾寸祿已后時,徒欲出身事明主。柏梁賦詩不及宴,長楸走馬誰相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