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參尋的詩詞(458首)

    361 《次韻隱者陳無隅二首》 宋·李彌遜

    歷井捫參蹋蘚苔,山腰海角偶徘徊。
    身從飄泊似浮水,眼見紛華等濕灰。
    共煮松風占乳信,試尋香雪探芳媒。
    笑談疑在蓬瀛上,下視云中兩兩臺。

    362 《晚登齋云閣》 宋·李彌遜

    窈窕僧窗十肘長,解分眼界入他方。
    塵襟偶脫公家事,鼻觀重參佛土香。
    寒日半收山著色,晚風無力水磨光。
    幽尋已覺滄洲近,身外營營付一觴。

    363 《小云堂》 宋·李彌遜

    老子何因一念差,肯將簪紱換袈裟。
    同參尚有滿兄在,異世猶將孫老夸。
    結習未忘能作舞,因緣那得見牛花。
    卻修凈業尋來路,澹泊如今居士家。

    364 《和國哭因以奉勉》 宋·曹勛

    宿云濃澹弄空明,桃李吹香雨屢經。
    燕識舊巢猶頡頏,枝駢新綠尚芳馨。
    力田須待年多黍,知病好尋參與苓。
    莫為無家動鄉思,且籌杰論獻明廷。

    365 《和曾漕吉甫》 宋·胡寅

    本來秋月映澄潭,墻面猶須學二南。
    徑路枉尋難直尺,卮言暮四等期三。
    文如楮葉何勞刻,道在蒲團恐費參。
    玉帛雍雍王會處,禹宮惆悵一精藍。

    366 《示高臺足庵紹印》 宋·胡寅

    萬生紛綸墮迷綱,誰能自拔起情想。
    隙塵初傍陰色空,燒草又趁春風長。
    將身出家參佛祖,此病中作膏肓養。
    足庵道人肯珍重,不與凡流較斤兩。

    367 《和蔣宣卿韻》 宋·吳芾

    不將有限逐無涯,聊為尋幽駐使華。
    千古山川埋劍氣,半空臺閣雨天花。
    終期香火參同社,且賦新詩寄作家。
    歸晚不須添列炬,預愁驚散暮林鴉。

    368 《和馬丈游劉園》 宋·仲并

    槐柳參差覆地陰,薰風院落日沉沉。
    酒余不覺愁何在,花底直疑春可尋。
    江水無情猶北渡,淮岑相對漫南音。
    憑高最動歸與念,臥聽疏蟬出晚林。

    369 《送浩侄成都學官》 宋·李石

    憶昔官博士,所得英俊多。
    斥去典蜀學,蜀士煩搜羅。
    二井轉轆轤,猶能挹余波。
    袍子白紛紛,有如鏡重磨。

    370 《病中謝三山問訊》 宋·李石

    我昔擇師友,所至多朋儔。
    道義自然合,如以膠漆投。
    一官既已得,勢利尋戈矛。
    向者市道交,日親成日讎。

    371 《許總卿見和再用韻》 宋·王之望

    四紀才名庵世務,七年符節坤維住。
    褒功屢有璽書來,趨詔尚遲軺傳赴。
    男兒功多投老遂,烈士心豈隨年暮。
    松杉頂禿始干云,駿駔齒長方識路。

    372 《宇文德濟約游財富慶值客不果從德濟有詩次韻》 宋·李流謙

    跨海仙人安在哉,幽尋款款不須催。
    云蘿有約遽相失,杖屨幾時能獨來。
    半日清談容易廢,百年幽抱若為開。
    新詩小慰參差恨,快讀聊將勸一杯。

    373 《送錢進思粹吳郡》 宋·李洪

    繁雄茂苑侔漢輔,森戟凝香古佳處。
    鹓鷺行除半刺賢,萬井提封賴摩拊。
    公家名德世有人,伯仲于今見伊呂。
    妙齡籍甚馳日邊,粉闈握蘭將振羽。

    374 《游武夷二絕》 宋·李洪

    平湖高柳綠千堆,莫為尋芳取次回。
    欲訪同參德云老,別峰霽色夕陽開。

    375 《和尚善韻》 宋·李洪

    出郭尋幽興自長,叢林梅子未全黃。
    問禪欲契風幡話,宴坐聊參知見香。
    觸念未通成擊橛,安心無法是還鄉。
    卻憐石岊送迎處,潮落潮生有底忙。

    376 《送王粹中教授入蜀》 宋·樓鑰

    萬山四塞圍平陸,大為關中次為蜀。
    我生東南未曾到,蜀士游從聞頗熟。
    自從襄陽上峻途,高欲登天下臨谷。
    女媧大山塞空虛,麻線名堆千萬曲。

    377 《經筵講詩徹章進詩》 宋·樓鑰

    圣主承丕祚,于今歲幾遷。
    昭回光飾物,剛健位乘乾。
    善治新更化,當陽獨攬權。
    誅鉏及共鯀,擢任列閎顛。

    378 《送蔣德常宰鄱陽》 宋·樓鑰

    棋社頗寥落,聚舍多差參。
    矧如夫君賢,貴重雙南金。
    豈可無此君,周旋相與深。
    一別歸未久,征鞍又駸駸。

    379 《送曾無玷寺丞守池陽》 宋·樓鑰

    我朝衣冠盛,名家數三曾。
    南豐暨贛川,后起參溫陵。
    邇來螺川族,駸駸著簪纓。
    春風雁塔中,參差見姓名。

    380 《蔣德尚棋會展日次韻》 宋·樓鑰

    棋社經年能幾回,身閑深幸屢參陪。
    一旬又見朋簪集,三徑還因聽履開。
    休苦索居徒面壁,何如相遇且銜杯。
    雖由藥裹寬初約,不礙重尋舊雨來。

    * 關于參尋的詩詞 描寫參尋的詩詞 帶有參尋的詩詞 包含參尋的古詩詞(458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