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玉無塵徹骨清,世間榮祿一毫輕。未論此際通三際,直向今生度此生。
天一地二數至七,開天之天識量疾。蕩然獨立放全身,莫問諸方悉不悉。
露地全牛何濕濕,豈比漢陰負井汲。拈出老胡向上機,便知掛一不成十。
相君自是仙山侶,大筆如椽鄙燕許。七篇方愧不成章,肆筆相酬語冞古。
忠教傳家大府開,蒼生久已待鹽梅。我雖潦倒山林下,會聽中天紫詔來。
曾春清言吐屑霏,巖廊又復仰幾微。正須國論籌前箸,毋使人間風亦稀。
從心之歲自由身,恩許前期脫縉紳。一褐林泉侶樵牧,熙熙端是太平人。
蕭然心跡喜雙清,且得肩頭擔已輕。老病正須安靜處,林間風味慰平生。
一二三四五六七,行年臨之如電疾。只將香火對清閑,古井無波應委悉。
未遂歸心如束濕,久客京塵堂汲汲。碧云向晚愛歸飛,空看五五與十十。
小筑幽深無伴侶,默坐忘言時獨許。百年心事付閑云,一卷仙經還太古。
一廛兒輩自鋤開,繞屋稍稍并種梅。摘葉尋枝看未足,橫斜已覺報春來。
居當山麓入煙扉,喬木蒼藤接翠微。筑室暮年今尚少,得歸真是眼中稀。
峙玉層水瑩肺肝,秉鎂風節素巖巖。交河諭旨師無戰,榆塞宣恩俗舊銜。成算已功休大樹,洞章詠志發幐緘。斯篇疾讀林宗意,快甚長風破浪帆。
世間群盜膾人肝,避地方圖水石巖。客有綠林嗟路阻,書無黃耳欲何銜。雨推溪柳金方重,春入江梅玉半緘。永念陸趨今弗獲,垂云安得倚天帆。
昔年壯氣激腸肝,錦帶吳鉤鄙隱巖。喜試輕裘裁白紵,笑追落日試重銜。愁隨草色人千里,誰附文期信一緘。會待腥膻掃巢穴,舳艫北首掛征帆。
海色琉璃照我肝,何疑飛電掣晴巖。山留畫鷁風從怒,珠炯翔龍夜亦銜。蓮社經徒能能摘句,玉川茶興自開緘。從來筏喻今饒益,杯渡須知鄙鐵帆。
庵外山高水不窮,庵中道德與時隆。豈圖寶所千峰靜,得奉清言一笑同。幽筑禪扉俱不遠,水光蘿月冷相通。它年更約稽山老,共棹西溪十里風。
溪聲山色助清豪,小葺蘅茅望玉霄。蓮社粗能追惠遠,虎頭寧復愧班超。有池清淺方儲水,厥木扶疏豈待高。甚辱品題嗟老矣,而今不夢紫宸朝。
數篇隃寄梵王宮,玉立高寒并兩峰。亹亹詩章煩護惜,時時情話憶過從。雪殘蒼嶺野云暗,花著疏梅春意濃。它日庵居定相奉,半山松竹更誰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