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縣首的詩詞(196首)

    101 《再用韻寄丁知縣三首》 宋·陳造

    旗亭風月小披襟,慰我東歸聽足音。
    潮水去來當有信,岫云出入自無心。
    酒杯乘興從妨夢,詩律緣愁樂廢吟。
    明日揚舲回白首,煙橫北固櫂千尋。

    102 《再用韻寄丁知縣三首》 宋·陳造

    南樓酌酒未分襟,啅鵲啼烏亦好音。
    晴日倒紅生笑頰,煙梧搖淥漲杯心。
    可堪歲月供行色,盡把江山博醉吟。
    不斷蕪湖留十日,焦峰浮玉恣幽尋。

    103 《再用韻寄丁知縣三首》 宋·陳造

    別時把酒欲沾襟,楚翼吳鱗要嗣音。
    撞玉饜聽辭客語,斷金深和故人心。
    對床風雨終前約,滿眼湖山念獨吟。
    何日水云淮上宅,草荒三徑肯深尋。

    104 《謝兩知縣送鵝酒羊面二首》 宋·陳造

    僧樣齋廚冰樣官,饑憑脫粟食無單。
    不因同里兼同姓,肯念先生苜蓿盤。

    105 《謝兩知縣送鵝酒羊面二首》 宋·陳造

    麥生宜配臥沙羊,鵝炙仍便碧酒香。
    陡覺今年好冬節,朝來紅日為誰長。

    106 《送嚴上舍并寄諸公十首·寄張次夔縣丞》 宋·陳造

    自昔金陵幕,周旋未盡能。
    凄涼論閥閱,突兀擅聲稱。
    直己堪從事,公言不負丞。
    嗣當蜚鶚牘,留眼看依乘。

    107 《送嚴上舍并寄諸公十首·寄張次夔縣丞》 宋·陳造

    聞道張夫子,還家俗累輕。
    兩官終短袖,五字屹長城。
    龍斷悲人世,煙云寫物情。
    只今遙夜月,獨許伴空明。

    108 《次韻林褎然知縣留題筠莊因寄之二首》 宋·李彌遜

    何人著腳傍巖幽,好事無過竹務猷。
    妙語徑追盤谷序,輕舟獨信剡溪流。
    牛刀小試知多暇,鶴板遲來坐不謀。
    欲寄一行安否問,朔風羈雁正淹留。

    109 《次韻林褎然知縣留題筠莊因寄之二首》 宋·李彌遜

    世路人心比太行,此君真可共徜徉。
    霜凝勁節明朝塢,月落寒梢散夜堂。
    可但七人供笑詠,要令千畝作陰涼。
    只愁卷地西風里,幽夢圓時與子妨。

    110 《謝夏彥博知縣惠落雁木并紫筍茶綠菜二首》 宋·李石

    紫筍先期火未鉆,綠芹猶及薦春盤。
    江湖別后渾忘味,忍把南烹累長官。

    111 《謝夏彥博知縣惠落雁木并紫筍茶綠菜二首》 宋·李石

    入用定知材見伐,不鳴仍以雁遭烹。
    漆園二物都疑著,老去從軍得細評。

    112 《題師永錫知縣畫老竹枯木二首》 宋·李石

    霜雪倚巖樹,霧云秋水槎。
    且須高著眼,上有曇缽花。

    113 《題師永錫知縣畫老竹枯木二首》 宋·李石

    水墨三十年,一枝更一節。
    工夫不爭多,盡立庭下雪。

    114 《挽宋知縣剛仲二首》 宋·廖行之

    與君同志復同州,少日論文放一頭。
    孝子憂親雙鬢白,癡兒了事一生愁。
    凌云意氣須臾盡,積歲聲名取次休。
    賴明遺編留史筆,幾回廢卷淚橫流。

    115 《挽宋知縣剛仲二首》 宋·廖行之

    閥閱方成一段奇,三湘況是古來稀。
    弟兄同歲乘槎去,父子連科折桂歸。
    詩禮傳家人共羨,歡華過眼事俱非。
    秋風寂寞萱堂露,染盡當年戲彩衣。

    116 《寄蔣攸縣礪二首》 宋·趙蕃

    君家三徑開來久,不待弦歌始得資。
    儻欲賦歸歸便得,湘山越嶺匪逶遲。

    117 《寄蔣攸縣礪二首》 宋·趙蕃

    湘山越嶺縱懷歸,可廢當年靡鹽詩。
    府主甚賢賓得士,豈憂磨磷涅能緇。

    118 《登縣樓有感二首》 宋·趙蕃

    一水中分南北市,插天蒙末有佳山。
    太平官府元無事,聊放衰翁一日閒。

    119 《登縣樓有感二首》 宋·趙蕃

    見說南樓秋氣多,夜涼槐竹影婆娑。
    滿樓風月成辜負,奈此青州從事何。

    120 《知縣次韻來復寄二首》 宋·曹彥約

    亭亭青瑯玕,冰霜崔嵬心。
    雖無桃李姿,知非柴荊林。
    涼風西南來,清圓彈空音。
    其誰齊彭殤,相從山之陰。

    * 關于縣首的詩詞 描寫縣首的詩詞 帶有縣首的詩詞 包含縣首的古詩詞(196首)
    chengrenyouxi